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重度盐碱地如何改良,防止泛碱?

2022-10-04 18:12:20固废土壤1

盐碱地改良措施:

一、排水。

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通过挖排水沟,排出地面水可以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二、灌水洗盐。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从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

三、种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也是一项可以有效的改良措施。

因为种植水稻后,一般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情况下,水田中的盐分浓度较旱田低,因此,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四、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种植绿肥效果更好。

五、深耕深松。

对盐碱地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

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六、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

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俗话说:“砂压碱,赛金板”就是这个道理。

七、合理种植。

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要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性能,因地种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增产潜力。

向日葵、谷糜类、甜菜、大麦等为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有较高的细胞渗透压,在较高的盐分溶液中也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不致引起生理干旱造成死亡。

水稻能在盐碱地里生长,说明?

一是“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咸水,能够节约淡水资源;

二是由于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高,因此“海水稻”矿物质含量也比普通稻要高;

三是“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基本不需要农药,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盐碱地的水稻对于育苗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我们培育的秧苗要标准高一些,以抗盐碱和分蘖较为旺盛的品种为主要选择目标。而且在插秧之前要求秧苗必须带肥下地,尽可能给秧苗补充养分。在插秧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盐碱地插秧的密度要大,而且秧苗的下苗量也要大。一般我们盐碱地的苗量比正常水稻田要高出1/3的苗量。注意苗量一定要足够,可以说我们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依靠主茎来增产的,分蘖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密植栽培保证秧苗株数足够才是高产的保证。水在水稻种植之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盐碱地的水稻种植上面更加的重要,那么一般来说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可以反复的清洗盐碱,来降低盐碱的浓度。那么对于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我们就要最大限度的保持以水压盐碱的原则,就是从一开始插秧,一直到水稻开始成熟整个时期都不要让水稻缺水。我们不知道水稻长期泡在水中是否危害很大,我们只知道盐碱地如果缺水那么减产是很严重的,所以如果我们的水稻没有出现旺长一类的迹象,尽量不要嗮田。“海水稻”除了能提升我国的粮食产量,还能改善土壤状况。在“海水稻”发源地的种植试验表明,重度盐碱地种植”海水稻“6年后,土壤可得到改良,而中度盐碱地只需种植3年左右就有改良土壤效果。在内蒙古的盐碱地上,寸草不生的土壤经过技术改良以及适宜“海水稻”的种植,生态已经得到改善,候鸟也会定期聚集在改良地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2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