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物理讲解?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重难点讲解?
一、压强物理讲解?
答案是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强的定义式P=F/S
1帕斯卡=1牛/平方米
即1Pa=1N/m^2
应用:相同压力时,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如尖锐的东西,压强大。为减小压强,增大面积,如履带、书包带做宽等
拓展:1、兆帕MPa也是压强的单位,“M”是数量级等于10^6。
即1MPa=10^6Pa。
2、压力和压强之间的运算为
F=PS,
1N=1Pa·m^2
二、初中物理大气压强重难点讲解?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学习大气压强时,可能会有以下重难点:
1.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由于地球表面上的大气质量很大,因此会受到巨大的重力作用,使得大气向下压缩,从而形成了大气压强。
2. 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所受的重力作用也逐渐减小,导致大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大,从而使得密度降低,压强减小。
3. 水银柱压力计的工作原理:水银柱压力计是一种测量大气压强的常用仪器。它利用了水银的特殊性质,即水银在管内的高度与其所受压强成正比的关系,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银柱的高度会相应地上升或下降,从而可以测量出大气压强。
4. 单位换算:在初中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单位换算。例如,标准大气压为101325Pa,也可以表示为1.01325×10^5 Pa、760mmHg或者760Torr。
以上是初中物理学习大气压强时的一些重难点,学生可以通过多进行练习和实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初二下物理大气压强的作用?
有很多啊,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先吸出空气,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就被吸出来了。还有厕所上挂毛巾的钩子
四、初二物理压强难吗?
压强相对于前面的知识点,难度略大,因为公式较多,题型多样,关键在于理解,上课认真听,课后及时巩固。
五、大气压强初中物理公式?
P=F/S既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初中计算压强的公式就是两个:1、P=F/S全都适用。2、P=pgh适用于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我们都是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来,并利用这个原理只做了气压计,公式计算大气压只能粗略的计算。测量得到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也可以说是76厘米水银柱。
六、初二物理课本压强多少?
] P=F/S(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物体,一般只用于求固体压强)F=PSS=F/PP=pgh(用来求液体的压强)p=P/ghh=P/pg
七、物理大气压强有公式吗?
物理大气压强有公式吗
F=ps
这个公式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均适用, 大气压强如果有简单的计算,也就这一个公式
拓展资料p=f/s=G/s=mg/s=密度vg/s=密度shg/s=密度hg 这是压强的换算公式。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
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孝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大气压强: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测量通常以水银气压计的水银柱的高来表示。地面上标准大气压约等于76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由于测量地区等条件的影响,所测数值不同。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的压强有相似之处、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但是由于大气的密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大气压强的计算不能应用液体压强公式。
八、初二制霜物理实验讲解?
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若露点低于0摄氏度,水蒸气则要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直接凝结成小冰粒,这即是霜。 初二物理知识——水蒸汽遇冷,液化。
九、初二物理压强的两个实验?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十、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实验背景分析?
同样作为气体,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产生大气压强。
1.塑胶吸盘能够吸附在光滑的天花板上,可在吸盘上扎一个小孔与大气相连之后,就掉下来。
2.悬空倒置的塑料管内存有一定量的水,当用手封住上端时,并将塑料管置于竖直方向,其内的水不会向下流出。塑料管上端打开后,水就回流出来。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都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