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大气中氮氧化物多是怎么产生的?

2025-01-03 06:45:46大气治理1

一、大气中氮氧化物多是怎么产生的?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由雷电现象造成的。

雷电发生时,空气的温度急剧攀升,大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被激化到活化态,并且反应成为NO。氮氧化物指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五氧化二氮为固体外,其余版均为气体。其中四氧化二氮是二氧化氮二聚体,常与二氧化氮混合存在权构成一种平衡态混合物。

二、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为什么要避光?

氮氧化物由多种氮的氧化物组成,有的在光照时会发生分解,所以要在避光条件下测定。

三、如何降低氮氧化物,氮氧化物锅炉降低?

锅炉烟气氮氧化物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控制,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控制办法。

1、通过配煤,保证煤质的挥发份含量。

2、采用合理的磨煤机运行方式,在300MW左右时,尽量运行磨煤机,并控制单台磨煤机的煤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使进入锅炉的煤粉能充分燃烬。

3、氮氧化物超标多发生在300MW左右的低负荷时,在此工况下燃尽风挡板开度对氮氧化物影响较大,当燃尽风挡板全关时氮氧化物含量升高较快,保留燃尽风开度在30%以上,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降低较明显。因此在低负荷时,应保留燃尽风挡板开度至少在30%以上。

4、机组在300MW左右时,锅炉氧量控制在5.0左右,此时的氮氧化物含量较高,在通过降低送风量使锅炉氧量降至4.5左右时,氮氧化物含量降低较明显,通过就地取不同氧量时的飞灰比较,目测飞灰含碳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在低负荷时,可适当下调锅炉氧量0.5左右。

扩展资料

煤质变化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影响较大,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超标多发生在低负荷时,通过优化燃烧方式和调节氧量均能控制氮氧化物,在进行运行调节时加强对燃尽风的调整也可以明显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参考资料:

四、氮氧化物符号?

氮氧化物的化学符号是NOx(其中x=1/4、½、1、3/2、2、3、5/2等)。指的是只由氮(N)、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氮氧化物是总称统称。常见的氮氧化物:

①一氧化氮(NO);②二氧化氮(NO2);③一氧化二氮(N2O);④叠氮化亚硝酰(N4O);⑤三氧化氮自由基(NO3);⑥三氧化二氮(N2O3);⑦四氧化二氮(N2O4);⑧五氧化二氮(N2O5);⑨三硝基胺[N(NO2)3];

其中除五氧化二氮常态下呈固体外,其他氮氧化物常态下都呈气态。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氮氧化物(NOx)常指NO和NO2。

五、氮氧化物限值?

有限制的因为氮氧化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带来影响,所以在各国或地区都有相应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制。例如在中国,各城市都有相应的排放标准,如2013年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3年到2017年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中规定,北京市为55.7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标准,如欧盟对汽车排放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对氮氧化物的限制。所以说,氮氧化物是有限制的,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质量。

六、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有哪些?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1)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时产生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生产厂的尾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2)生物源,是一大污染源。主要是生物体腐烂后生成的;氨基酸分解后生成的。

【】大气中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氮氧化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是产生酸雨的一种污染源;对于建筑物、名胜古迹有腐蚀损害;伤害农作物。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大,主要是对人体呼吸道的伤害。

七、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会造成怎样的大气污染?

碳氢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是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同时还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而氮氧化合物能够危害人体健康,形成硝酸型的酸雨,同时也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

八、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会成为臭氧空洞的原因吗?

1、破坏臭氧层的因素有很多

2、最主要的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

3、氮的氧化物,特别是一氧化氮,也会消耗大量臭氧,也是形成臭氧空洞的原因

九、氮氧化物产生温度?

将氮与氧混合气体通过电弧,在4000摄氏度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

制备一氧化氮

催化氧化法:在钯或铂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生产气体一氧化氮,经精制、压缩等工序后,制得一氧化氮产品。

热解法:加热分解亚硝酸或亚硝酸盐,获得气体经精制,压缩等工序,即制得一氧化氮产品。

酸解法:亚硝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粗一氧化氮,再经碱洗、分离、精制、压缩,可制得99.5%的纯一氧化氮。

扩展资料:

一氧化氮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黄色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该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一氧化氮浓度高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十、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火电厂按常规燃烧方式产生的NOx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少量的N2O等,其中NO占90%,NO2占5%~10%,N2O仅占1%左右。因此,NOx的生成与排放量主要取决于NO。

根据NOx生成机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NOx量与煤炭燃烧方式、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以及烟气在炉膛停留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煤炭燃烧产生NOx的主要机理有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三种,其中快速型NOx生成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1、热力型热力型NOx的生成是由空气中氮在高温条件氧化而成,生成量取决于温度。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当温度总够高时,热力型NOx占总生成量的20%。

2、燃料型燃料型NOx是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且氧化而成的,与火焰附近氧浓度密切相关,占总生成量的80%以上。

3、快速型快速型NOx是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时,如果燃料浓度较大,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在通常炉温下,生成强度微不足道。根据燃煤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可知,不同类型的NOx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生成规律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具体实施燃烧技术措施上,主要是控制和减少燃料型NOx的生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8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