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大气层五层的高度顺序是?

2025-01-04 14:46:48大气治理1

一、大气层五层的高度顺序是?

五层1、散逸层(800 km~2000 km至3000 km),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2、热层(80至85 km~800 km),又称热气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

3、中间层(50 km~80至85 km),此层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4、平流层(7至11 km~50 km),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又叫同温层。

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

5、对流层(0 km~7至11 km),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0公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最高约为15公里,极地最低约8公里。顾名思义,对流层是对流最旺盛的区域,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大气中的水汽,约有80%存在于对流层,因此它也是蒸发、云、雨等最经常出现的区域。

平均而言,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

二、eve大气高度?

EVE的大气高度可以指代两个不同含义的高度。首先,EVE是一个模拟太空和宇宙的在线游戏,其中拥有虚拟星球和行星。在游戏中,星球的大气高度通常是指行星表面到行星空间的边界高度,大约约为1000千米左右。

其次,EVE还是地球上一个纯粹的大气层研究项目,即EVE (Earth-viewing and Atmosphere Explorer)。该项目利用航天技术观测地球大气的组成、温度、压力和其他物理属性。

因此,EVE的大气高度与地球大气层的边界高度相关,通常被认为是约120千米。所以,EVE的大气高度因具体背景而异,需要根据上下文加以明确。

三、火星大气高度?

火星和地球一样都有着大气层,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厚度不同。火星虽然有大气层,但是相当稀薄,最多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厚度为256华里,即128公里。这是无法很好抵挡宇宙辐射的。

四、大气浮尘高度?

大气流动中的浮尘悬浮高度问题,据说这个高度在海拔50米左右的地区,是从地面算起的25米到40米之间,也就是在一般的楼高8层以上的部分。

3层以内的房子有诸多不足之处:最直接的不足是由于高度不够,空气循环不畅,室内外换气不快,采光受到影响,湿度也比较大。此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也总是对低层的影响最直接一些,噪声干扰相应也大一些。尤其是空气中稍重一些的有害物质,在达到树冠的高度时会大量集结并下沉,而树冠以上会少很多,因此,3楼~4楼的高度,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最多。

稍重一些的有害物质大都集结在3~4层,但有害的粉末状浮尘和部分有害气体,则集结在9~10层,相当于30米的空中,这一高度的空气并不太清洁。

从心理影响的角度看,住在高层的住户,视觉中最常见的东西除了墙就是天空,对外部世界的接触是不全面的,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尤其是小孩心理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高层和小高层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自自然的和人工的电磁波会沿着这种结构将电磁波传到楼顶,形成循环,因此,高层居民头痛的几率普遍比低层住户要多。

五、大气分为几个层?

按温度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层分为5层。

准确的说地球大气层包括,从地面往上,对流层(包括行星的边界层或最底层的大气)、同温层、中气层(散逸层)、热成层(增温层,包含电离层和外逸层),还有磁层。每一层有不同的气温,定义出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率。

六、高层大气的高度范围?

地球的高层大气一般是指从海拔85 km左右的中间层顶到约1000 km高度之间的高空大气区域.高层大气不仅包含有中性大气成分,还包含一定量由中性大气电离而成的等离子体成分,传统学界习惯把高层大气的中性部分称为热层,而把其中的电离成分称为电离层.

在高层大气区域内,电离层与热层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耦合统一体,因此也可以称高层大气为电离层与热层耦合系统.作为中性成分与等离子体的复合体,高层大气与其他大气圈层存在明显差异.

七、大气层高度?

1000千米以上。

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根据不同高度温度的变化,把大气层共分为五层,包括对流层(10km左右),平流层(10-50km左右),中间层(50-850km左右),热层(80-800km左右),散逸层(800-2000km左右)。

八、大气层顶部高度?

并没有确切的商界,一般来说在1000千米以上。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等组成,其中氮气占78.1%,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氧气占20.9%、氩气占0.93%,海洋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

一般来说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然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还有就是地下的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的气体,这些一般也被认为是大气圈的一部分。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越高空气就会越稀薄。

九、对流层大气特点?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对流层,因为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层比相同高度的其它地区温度明显高,就是因为它提高了地面辐射的位置。

对流层随高度变化的普遍规律: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

由于气温的这种变化,故形成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特点。

平流层,则因离地面远,地面辐射对其影响可忽略,其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所以下冷上热,大气以水平流动为主

十、大气蒸汽层的作用?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

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8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