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公司的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项目的实施需要空间,制定公司的绩效指标只在时机,资源和方法达成共识,才能确保关键绩效指标项目的实施。
第一,确定需要放弃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流程和报告,为关键绩效指标的顺利实施,腾出空间。
第二,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当前的绩效评价指标有深刻的理解,建立企业当前使用的评价指标适用的组织文化氛围。
一,了解企业当中如何运用这些评价指标,通常来说,总是需要花费时间来适应新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所以必须了解企业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然后建设关键绩效指标的项目。
二,对于那些全职工人数少于五百人的企业来说,在十六周内就可以设计出新的指标体系,但对于拥有超过五百名全职员工的企业来说,需要采取一个分阶段的工作方法。比如针对一个拥有两万名以上的全职员工的机构,应该局限在三个部门,在三个地点进行流程的试点,应该在占企业整体利润最大份额的部门试点,关键绩效指标项目,并且最好包括一个总公司的单位,因为在早期,总公司单位能够对项目起到支持作用。
三,确定关键绩效指标项目团队的规模和数目,核心关键绩效指标团队成员由促进者亲自培训。
团队为成为有效的企业内部关键绩效指标的顾问团,为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团队提供支持,新体系推出的速度决定着核心关键绩效指标团队的规模。如果企业内部顾问人数不足,可以由外部顾问进行补充,前提是外部顾问接受过主导性关键绩效指标方法的培训,所需企业内部关键绩效指标的人数多少,取决于所推出的新体系的复杂程度和企业过去推行其他项目的经验。
四,确保每个星期系推出阶段,在16周内完成推出新指标,成功与否取决于组织的推动力和工作能力。一旦选定了团队成员与辅助人员,这些成员就要对工作的完成充满信心。
结语:在任何的企业中,关键绩效评价指标都不能适用于所有部门和每一个时期。不同的部门能够在关键绩效指标的指导下,根据他们自身的需求与准备以不同的节奏开展工作。这就要求工作进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执行的过程中
采用情感载体向高级管理团队推介关键绩效指标项目,保证高级管理人员持续不断地参与到项目中来。以此激励员工,高级管理团队董事会和工会更好地开展活动,并且承诺进一步发展本企业的商业战略,利于把员工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战略性目标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感谢邀请。
绩效指标即关键业绩指标(KPI),是现代企业普遍重视的一种业绩考核办法。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部门的KPI都是不一样的,但所有的考核指标都必须要以公司的战略目标为依据,为最终的比对标准。
公司是一个组织,经营管理都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制定绩效指标也是一样。考核的目的不是监督,而是激励和鞭策,从而更高效地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公司的绩效指标,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即公司的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分解,形成部门目标-科室目标甚至个人目标。目标制定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和时限性,缺一不可。比如:公司2017年度目标: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净利润2000万元人民币,同经增长30%。如果目标定成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就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可实现性原则。
其次,根据确定的总目标来进行目标分解,决定各个部门,人员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编制岗位职责,进而确定考核项目,关键的考核指标以及评价、审定指标计算方式、所占权重、数据来源、分值等项目,制定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表格。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可操作,可量化,尽量剔除主观性太强(没有数据说话)的考核项。以某公司生产部门考核指标为例,请看下图(仅供参考)
第三,依据公司制度流程做好各考核指标的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存档等工作,为最终的考核评分打好数据基础。考核分决定了每个人的绩效奖金及晋升机会,从而起到了激励作用。数据是决策的基础,这项工作一定得做好,保证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则考核就成了形式。
最后,分析总结上一个考核周期中存在的问题,对考核指标进行优化改善,剔除没有意义的指标,以期在下个周期中能达成更好的考核激励效果。
以上描述得比较笼统,有很多细节没办法一一陈述。所以我想说的是,公司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核本身也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更新,我个人非常推崇PDCA管理循环,它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公司所有环节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能推动公司个人目标、效益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管理思维和方法。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此。
希望您能满意我的回答,多多关注和支持我。谢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