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鄂仍然是一级防疫响应,那其他地方能率先宣布战疫结束了吗?
问:京津冀鄂仍然是一级防疫响应,那其他地方能率先宣布战疫结束了吗?
宣布战疫结束是不可能有率先的,应该是全国统一宣布,但开学开工就有先有后了。
我感觉京津冀可能是最晚开学解封的,即使武汉解了封,京津冀也还是要紧绷疫情这根弦的。
因为只要世界上的疫情沒有结束,北京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北京的危险与世界同在。
再因为,世界上的人都想到中国来避难,来中国的飞机首选就是北京,北京就是全国混进病毒机率最大的地方,而北京被河北天津紧紧包围着,无论从哪个方向进京,都要经过津冀,津冀就是京畿地区,北京不解封,津冀永远陪伴。
只要世界上疫情不结束,京津冀就不会松懈。
所以我感觉,京津冀可能是最晚开学的地方,甚至可能要晚于大武汉。
虽然近期全国各省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大都清零了,但个别省市仍然还有零星的病例被确诊;另外,我国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境外输入病例在不断增加,这给疫情防控增加了新的挑战难度。所以,在国内与境外输入病例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住之前,包括京津冀鄂在内的全国各省市都不能宣布战疫结束。
京津冀协同抗疫,河北为防控3区疫情选择继续延期开学,这样情况下会不会在今年高考实现京津冀协同招生?
京津冀协调抗疫是完全有必要的,保卫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安全,才能让我们国家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从全国大局考虑,河北继续延期开学也是形势所迫,战略需要,但是今年高考实现京津冀协调招生还是无法实现。很简单,北京的考生可以考四五百分就可上很好的学校了,而河北、天津做不到这一点吧,如果两者加入竞争,这样让北京学子何以竞争,优势就不明显了。
一、河北延期开学的必要性分析
从最近全国的疫情发展情况分析(如下图),北京相对于周边的省份而言疫情相对严重,咱们从区块颜色就能区分开来。河北相对而言现在形势比较好,目前河北省累计确诊318人,已经治愈310人,死亡6人,还有2人正在治愈。
从河北省新增确诊人数来看,从2月28日开始新增病例为0,截止目前已经连续19天处于0增长。按照现在的发展,河北省不要多久将会进行清零,如果不考虑外界的影响的话,河北省完全可以近期计划开学。
但是考虑到河北周边的北京,人流量相对较大,而且北京流入的新增病例也每天都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河北的担忧,只有进一步延迟开学,而且境外人员的流入随时可能经过河北。因此,必须河北延迟开学,第一是确保本省自身学生安全;第二,流入北京的境外人士较多,例如今天在就有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还有一些正在隔离当中,北京人口流动性这么大,人员参差不齐,很有可能带有病毒的人流入河北省或者途径河北,例如河南郑州的毒王,这样给河北省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延迟河北省开学也是势在必行。
二、今年高考京津冀协同招生的可能性为零
北京、天津、河北协调招生完全没必要也完全不可能,这样对本省的考生存在不公,好的地方学生优势比较明显,差一点的地方可能会导致一个重点大学都考不上。
看看全国很多地方都羡慕北京的考生,占据地理优势,北京市光985工程大学就有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大学就有26所,市属重点大学就更多了;而河北省211工程大学仅有2所,985工程大学没有;天津211工程大学有4所,985工程大学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从三省高校数量层次分析,北京占据了天然优势,其次是天津,最后是河北,并差别十分明显,河北省没的一点优势。如果三省统一招生,将会打破原来的局面,河北省将会十分收益。因此,为了确保北京市考生的权益,实现三省统一招生的可能性为0。
总的来说,河北省延迟开学是基于本省的疫情情况考虑,同时也是考虑北京的疫情情况而做出的科学分析,保卫我们的首都势在必行,也是战略需要。但是京津冀实现高考协调招生的可能性为零,毕竟三省教育资源优势不同,而且差距也相当大,觉得不会牺牲北京的学生的权益而分发给河北、天津等地,不然北京还有什么优势留住人才。
京津冀一体,环保,防疫,经济,规划,为什么不把教育一体化,强烈要求高考分数一体化,河北人民太难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