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有哪些地区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大气污染哪个部门负责?
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实行的是统一监督管理和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主要内容是:
1.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主要权责包括:制定国家和地方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查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收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的排污费、划定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并组织监测网络、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等。
2.分部门监督管理。由于大气环境保护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因此,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下,还确定了由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部门分级负责。即由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也就是说,公安机关负责对道路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实行监督管理;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通航水域内的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实行监督管理;铁道部门对铁路车辆造成的大气污染实行监督管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渔业机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