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冬天,阴霾的天气越来越严重了,有什么好办法能多活几年?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你在和平买个房子。
然后,过几年把家迁往和平。
和平处于兰州河谷之外,气候比兰州正常得多。冬天没有那种烟气。
而且兰州地铁即将上马,和平过几年会有地铁的。
这样,就不需受这种乌烟瘴气了。
兰州市大气污染源哪种成分所占比例最高
“兰州市大气污染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其中工业污染源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并呈现出点源分散、面源范围大的特征。”
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13修订)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应当采取措施,控制并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大气污染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第四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工业和煤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燃煤消费总量控制、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和工艺的淘汰,对煤炭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机动车(船)尾气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土地开发整理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城管执法行政主管部门对市政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和焚烧垃圾、露天烧烤实施监督管理。
发展和改革、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商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严格追究责任。第六条 建立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并定期在媒体上公布相关信息。第七条 在全市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大气环境,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举报属实的由有关部门给予奖励。在防治大气污染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八条 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排放大气污染物,应当遵守相关强制性标准,执行区域性、季节性总量控制的相关规定,不得超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指标和浓度指标。第九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方式、种类、浓度、总量,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依法缴纳排污费。
前款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情形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数量等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发生改变前三十日内向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第十条 本市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单位,不得排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发放、变更、注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办理。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应当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对没有取得总量指标的或没有经过总量置换的项目,不予批准。
本市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建设项目。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应当经过原环评审批单位验收,未通过环保验收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第十四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当配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因设备检修、更新等原因需要停止使用或者拆除的,应当安排在非采暖期完成,并事先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采暖期,因设备故障确需停止使用或者拆除的,应当及时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行。通过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执法依据。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设立监测档案,妥善保存监测的信息和数据,保存期限为三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删除和更改数据。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企业应当将排污情况主动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