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宣传周从哪一年开始?
一、全国宣传周从哪一年开始?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是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的。从1991年开始,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每年举办。
全国节能宣传周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是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的。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6月29日—7月5日举办,主题为“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为首次采用线上方式启动的全国节能宣传周。
基本信息
中文名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始时间1991年决定会议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
活动简介
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是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的。从1991年开始,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每年举办。鉴于全国性的缺电状况,200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由原来的11月改为6月举行,目的是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唤起人们的节能意识。
全国节能宣传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发展为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十四个部门联合主办,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力。每届全国节能宣传周都会有其特有的宣传主题与宣传口号,并且结合该主题在全国各地开展各项不同的活动,旨在不断地增强全国人民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环境意识”。
历届主题
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
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领跑,绿色发展”
201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201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201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
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201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攻坚、全民行动"
200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推广使用节能产品 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200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依法节能 全民行动”
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200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200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
200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节约用电,缓解瓶颈制约”
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节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依法节能,持续发展”
200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节约能源,持续发展”
200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依法节能,节约增效”
199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依法节能、节约增效”
199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依法用能,提高能效”
199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依法用能,提高能效”
199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综合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题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
二、茂名石化2014年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哪些业绩呀?
茂名石化2014年建成了2号、3号催化裂化装置增设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化工CFB锅炉增设烟气脱硫脱硝和炼油CFB锅炉增设烟气脱硝等4套装置,同时实施了恶臭治理,有效消除了厂区异味。
能效倍增计划的全面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2014年,在中国石化同类装置节能竞赛中,茂名石化有7套炼油装置排名第一、13套炼油装置进入前三名;在中国石化化工板块10个类别的竞赛中,茂名石化获得6个类别第一名。
三、2014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补贴收入怎么记账? 交企业所得税吗
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补贴做“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此补贴收入不属于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问题可以问我,希望采纳。
作为营业外支出-财政补贴入账,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2014年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有哪些?
2014年国家产业政策以“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国家将出台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优先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产业布局,推动城市高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一是坚定不移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坚决遏制新增违规产能,违规新上的,严肃处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停产整顿。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差别化用电、用水等政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通过建立境外生产基地、承揽海外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工程承包项目,转移消化部分过剩产能。
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完善普惠性创新优惠政策,出台支持云计算、空间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规划,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在转化医学等重要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环保等重点产业布局一批创新平台。落实战略新兴产业20大工程,开展信息惠民、智慧城市、4G等应用示范。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以及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制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继续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开展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金融租赁、检验检测等重点行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