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也就是2015年的节能减排重点出来没
一、明年,也就是2015年的节能减排重点出来没
官方是说:要坚持全局谋划,优化全国能源开发布局,统筹区域供需平衡,加强能源与相关领域规划的衔接协调,使能源更好地为全国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但是,现实当中,前三年的节能减排实施效果只是基本完成,特别是在工业节能这一块,还要重点发展,可以使用相应中科宇杰的节能设备、节能改造或是其他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
所以,总的来说:坚持“节约、清洁、安全”发展方针,落实“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
二、国家对砖厂最新政策?
一)推进城市“限粘”。在全国城市城区开展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工作,逐步淘汰粘土成分20%以上的墙体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城市城区使用量逐年下降,防止出现实心粘土砖使用反弹现象。东中部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工作。
(二)开展县城“禁实”。在全国县城城区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坚持疏堵结合、禁产和禁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实心粘土砖厂关停、转产。工作重点由禁止使用向禁止生产转移,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建筑结构需求,能够替代实心粘土砖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
(三)推动乡镇、农村“禁实”。有条件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在乡镇、农村开展“禁实”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从城镇逐步向农村推进“禁实”工作。各级墙体材料革新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压缩乡镇、农村实心粘土砖生产和应用空间。
(四)促进新型墙体材料领域节能降耗。烧结墙体材料制品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要摸清墙体材料企业生产能耗情况,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能耗统计监测,树立行业标杆企业,加大墙体材料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大力发展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十二五”期间推动全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节约1000万吨标煤以上,力争到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促进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三、2015年中国政府扶持项目
国家扶持项目
为了让自己投资项目风险最低,享受到最好的补贴优惠,国家扶持项目是一个重要的保证,那么国家扶持项目有哪些?政府投资或者政府扶持项目主要涉及哪些领域的,我们在这里将对国家“十二五”规划作重要分析。
当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订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并且将把新兴产业发展列入政府扶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1、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致包括七个方面:
新能源--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材料--形成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生命科学--10年实现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生物医药--力争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信息网络--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空间海洋开发--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质勘探--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
2.各部门要求:
国家发改委: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建设。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围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启动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重大专项工程。加大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大研发和政府投资,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等的科研能力和条件建设。
科技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依托重大专项,加强基础研究,拓展市场空间,完善政策保障,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经济社会发展主导力量。
工信部:把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明年的培育重点,把信息网络、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培育重点,并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等。
这就意味着中央及地方将加大政策资金的投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3.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扎实做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等工作。加大国家扶持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领域力度,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重点向农村倾斜。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加快实施重点减排项目,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三河三湖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力度,开展跨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增加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和草原生态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4.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1)社区服务、副食品安全服务体系等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务业;
(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等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3)第三方物流、连锁配送等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业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4)其他需支持的重点服务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