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进口石油大国,为什么石油价格降低对我们并非好事?
我国是进口石油大国,为什么石油价格降低对我们并非好事?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过四次暴跌,分别是09年,原油价值从原来的147美元/桶跌至46美元/桶;14年美国页岩油的开发导致石油供给量上升,国际原油价格由115美元/桶跌至27美元/桶;18年时,美国对伊朗等国家实施制裁豁免导致原油价格由76美元/桶下跌至45美元/桶;再加上此次受疫情影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使得我们采购原油的价格成本更低,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油价下跌,对我们而言并非好事呢?
原油价格
虽然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但其实我国也有大量油田,但是我国油田开采的石油成本较高。
这是因为我国石油埋藏地方深,开采不方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生产,因此我国石油开采成本高。
而中东地区石油埋藏地方浅,石油含量非常丰富,国外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小伙子在ATM机取钱时,地表之下的石油就向外冒。
这种插根吸管就能生产石油的地方,石油开采的成本也比较低,因此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盈亏平衡油价在20美元/桶以下;而其他国家的外部盈亏平衡成本为52美元/桶。也就是说,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到30美元/桶时,此时沙特地区仍旧盈利,但其他国家则要赔本赚吆喝。
从短期看,石油价格下跌,能够让我们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石油,有利于国内经济恢复。
但是从长期看,石油价格下跌,会导致我国国内石油公司压力增大。
由于沙特地区的开采成本过于低,因此很多地方的石油一直是赔本买卖,卖得越多,赔得越狠,因此有很多石油公司倒闭。
但是我们要知道,石油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安全,虽然在世界和平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依赖外部进口石油,但一旦世界不太平,石油将会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可能无法从外部获得石油,只能依赖自己生产,所以我们不能让国内的石油公司全部倒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际原油价格长时间下跌,将会导致我国石油公司压力增大。
既然石油是卡住工业生产的命脉,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吗?
其实还真有,这个方法就是新能源。
新能源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2次能量革命,第一次能量革命是火,第二次能量革命是化石能源,也就是煤炭、石油等。而第三次能量革命,将会是清洁能源。
从目前现状来看,虽然石油储备量较大,还能够满足未来工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使用石油有一个缺点就是:碳排放超标,造成全球变暖,对环境影响较大。有资料显示,现如今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业革命初期增加了42%,而二氧化碳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为了控制地球温度上升,国际组织对各国的碳排放作出了一定的要求。
而且,我国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一旦国外形势发生变动,将会影响到我国能源的使用。为了减少潜在的威胁,所以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发展以水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之所以还无法取代石油,是因为新能源的转化效率较低。比如:我们只能收集22%的太阳能量,其中78%的能量都被浪费了。
而且,很多工业设备还无法使用新能源,只能通过补贴、优惠等方式鼓励人们更换新能源汽车、或者其他设备。
其实不止我国,很多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总结
石油价格对世界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石油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将会引起全世界多个经济体出现波动,甚至引发崩溃。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也为了节能减排,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但从目前来看,石油依然是工业时代的血液。
因为一旦石油价格降低的话,就说明国外又打仗了,国外一打仗,所有的我国依赖进口的东西就会涨价,
其实石油价格降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石油价格降低,会导致我国国内的很多石油公司经济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是会破产。从而引起一些连锁反应。
因为石油价格降低会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国民物价水平上升,加快了经济膨胀的危机所以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石油价格降低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产生一连串的经济问题,所以石油价格降低对我们并非好事。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
石油是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物质,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石油是黑色的粘稠液体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经历漫长的三万年时间,经过高温高压慢慢积累而成的,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现在目前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石油是从埋葬在地下的古生物尸体演变来的。
石油形成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由于生物体内含有大量碳氢氧等元素,一般情况下生物死亡后尸体就会很快的腐烂,分解时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会散发在空气中,但是,如果这些生物的身体在潜海或湖泊中沉淀下来,并且随着大量的泥沙被掩埋住,在缺氧的环境里,一些特殊的厌氧菌会将生物的尸体分解,破坏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有机的蛋白质。随着地壳运动的产生沉积物不断的加厚有机淤泥在缺氧高压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逐渐演变为石油。
动物不是成群的死亡,为何会形成大面积的油田?
刚刚形成的石油大部分都是分散的小油滴,这些小油滴在土壤中非常容易游动。依靠着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被驱赶到较为紧密的岩层中,小游滴在受阻后停下越积越多,逐渐形成油田。地球上五大洲都有油田的分布,全世界油田的储存大约有3000多亿吨。
刚刚被开采的地下油应该叫做原油
原油是从地下或海底直接开采,未经处理分流提纯的。石油是天然气和人造石油及其产品的油总称。原油经过蒸馏和精制,可以加工成各种燃料和润滑剂,这些总称为石油产品。刚刚被开采的地下原油是不能够直接当做能源燃料来使用的。
总结: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能源能够有效地代替石油资源,所以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石油就是经过长时间的不动,由地球内部封闭而成的一种物质。所以说这样的物质就是特别贵重的,值得我们去珍惜。
石油的形成是亿万年来,主要是来源于动植物的残骸,由于其更新慢,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石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生物沉积变油学说,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后,尸骸沉积在海底。进过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岁月,在高温高压的自然条件下演变成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海洋中含有很多盐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降解,在强大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被逐渐液化,变成石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