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哪些重金属?

2022-12-07 08:33:26大气治理1

一、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哪些重金属?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通常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指汞、铅、镉、铬以及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的环境污染,还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钒等。

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它们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一水生植物一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

在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中的许多生产过程中都产生重金属废水,这些废水严重影响着儿童和成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如人体若摄取了过多的钼元素会导致痛风样综合症,关节痛及畸形,肾脏受损,并有生长发育迟缓,动脉硬化,结蒂组织变性等病症。当前,儿童铅中毒,重金属致胎儿畸形,砷中毒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使重金属污染成为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环境问题。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重金属废水怎么处理

1、沉淀法:沉淀法一般是通过化学反应把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从游离态的转变为含重金属的沉淀物,再过滤和分离处理,使沉淀从水中分离,包括中和、硫化物、铁氧体共沉淀几种方法。各种处理技术的操作分别如下:把碱加入到含重金属的废水中,重金属会转变为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将沉淀物分离,该法操作耗时少,简单;把硫化物类的沉淀剂加入废水中生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重金属也常用;先将铁盐向废水中投加,然后控制工艺条件,使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铁氧体晶粒,最后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目的。

2、 电解法:电解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净化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废水净化处理技术,不仅污泥的生成量能有效的减少,而且能高效地回收某些贵金属。其基本原理是电解过程中,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阳、阴两极上发生,有害物质在氧化还原作用下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电解法技术去除率高、可回收所沉淀的重金属加以资源优化,二次污染情况少、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试剂量少;常温常压下,操作管理简便;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发生波动时,通过电流电压的调整,可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整套装置的占地面积不大,有效节省空间。

3、氧化还原法: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氧化还原作用下生成无毒无害的新物质,其实质是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无机物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过程中会导致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用于治理电镀废水的最早方法之一,此法原理简单、操作好掌握、对水量和高浓度废水的冲击承受大。一般根据还原剂的种类可以分为NaHSO3法、FeSO4法、SO2法、铁屑法等。

4、膜分离新型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利用混合物分子具有不同粒径的特征,在通过半透膜时可实现选择性分离,包括电渗析滤膜、反渗透滤膜、萃取滤膜、超过滤滤膜等。电镀工业废水经过膜分离处理后的废水组成稳定,并可回槽使用。膜分离废水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分离效率高、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变且不会化学反应、分离器体积小、低能耗和方便操作等,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浓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废水处理中已受到特别的青睐。

5、高效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处理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交换剂分离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方法。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有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前者有选择换功能,后者制造很复杂、高成本、再生剂耗量大。交换剂将自身所带的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通过与被处理的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来实现净化目的。离子间的浓度差和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能力是离子交换的推动力,多数情况下交换剂的离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换,具有吸附、交换的双重作用。

6、生物净化处理技术:生物技术治理废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净化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絮凝法、吸附法、化学法以及植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代谢物来实现絮凝沉淀;利用生物体本身的特殊化学结构及特性成分来吸附水中的金属离子,最后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金属离子的方法也广受关注。

三、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有哪几种?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一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之一。

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常用的技术有:①化学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溶剂萃取分离;②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③生物法:植物修复法,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由于传统化学、物理治理方法有成本高、操作复杂、效果不稳定等缺点,生物治理技术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因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生长的植物或者遗传工程培育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技术总称。植物去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类型有四种: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吸附和植物稳定。利用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提取、分解、吸收、转化或固定地表水、地下水中的重金属,降低其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在植物修复技术中能用到的植物有传统作物和水生植物等。渠荣遴等在对低浓度含重金属废水的植物修复作用研究中对比讨论玉米、向日葵、蓖麻种苗对水体中锌、铜的去除效果,发现选择传统作物种苗进行低浓度含重金属废水的植物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前景,如在Cu 浓度为10 mg/L 时,向日葵茎中Cu 的积累可达到1.90 mg/g 干重、玉米茎中Cu 的积累可达到1.17 mg/g 干重;在Zn 浓度为100 mg/L 时,向日葵茎中Zn 的积累可达到7.88 mg/g 干重、蓖麻茎中Zn 的积累可达到7.08mg/g 干重。王谦等在综述利用大型水生植物植物修复重金属水体的研究进展中,对几种生活型水生植物(挺水、漂浮、浮叶和沉水)在重金属污染水体中对重金属的蓄积效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型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用植物修复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优点是成本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进行筛选、培育,使其对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蓄积、去除能力,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植物会受季节、植物培养周期和植物具有选择性的限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3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