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法处理含磷废水的原理是什么?
一、化学法处理含磷废水的原理是什么?
现在化学法除磷分两种,因为有些废水的磷是次亚磷,不能用金属盐的沉淀去除,要用次亚磷去除剂P3均相共沉淀,如果是正磷的话,就是钙盐沉淀了。HMC-P3是湛清环保研发人员针对次亚磷酸盐废水开发的除磷剂,能够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与水中的次亚磷酸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把总磷处理至0.5mg/L以下,是化学镀、磷化工等行业处理含次亚磷废水的除磷剂。
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多种阳离子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沉淀物质,从而有效地将磷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电渗析脱磷是膜分离技术之一。这只是一种浓缩磷的方法,它本身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磷。生物方法现在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低磷含量的情况。与其他方法相比,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灵活性大、除磷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一、钙法除磷
钙法除磷在沉淀法除磷中,化学沉淀剂主要包括铝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石灰和磷酸盐生成的羟基磷灰石平衡常数大,除磷效好。向含磷废水中加入石灰时,钙离子与磷酸盐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如下:5Ca2++7OH-+3H2PO4-=Ca5(OH)(PO4)3↓+6H2O(1)副反应:Ca2++CO32-=CaCO3↓(2)反应(1)的平衡常数KS0=10-55.9.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磷的去除效率取决于阴离子的相对浓度和酸碱度。从式( 1 )可以看出,磷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酸钙,并且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趋于完成。当ph值大于10时,除磷效果更好,可以出水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小于0.5毫克/升。反应( 2 ),即钙离子与废水中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对钙法除磷非常重要,不仅影响钙的用量,而且生成碳酸钙,可以作为加重剂,有助于混凝澄清污水。 上述过程中,一阶段反应和沉淀主要是除锌,控制酸碱度为8.5 - 9.0,加入聚合氯化铝,二阶段反应和沉淀主要是钙法除磷,控制酸碱度为11 - 11.5,中和后出水排放或回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
化学沉淀法除磷是利用多种阳离子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结合生成沉淀物质,从而使磷有效地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二、生活污水中磷的来源有哪些,如何处理?
生活污水含磷废水来源
生活污水常含有大量的磷,排入水体会造成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生活污水中,80%的磷来自人体排泄,其余的来自于洗涤废水和食物废渣。其中含磷洗衣粉是生活含磷污水的主要来源。
含磷废水的危害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物质。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会导致水中藻类疯长,而且会使水体含氧量急剧下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三、污水处理总磷用什么方法?
提到“总磷”,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其实这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磷来源于磷矿石,通过化肥、农作物、人和动物传播,终经填埋处理回到土壤中。如果水中的磷含量过高,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磷是一种的资源,如果不对磷进行回收,百年之后将会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液、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物的排泄物。如污水没有完全处理,磷还会流失到江河湖海中,造成这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总磷处理方法:
1、磷处理方法一般是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两种。化学法除正磷,往里投加铝盐、钙盐、铁盐等无机盐除磷剂即可;还有一种化学法除化学镍废水次亚磷,传统的除磷剂无法与之形成沉淀,因此通常使用HMC-P3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能够直接与次亚磷反应去除。
2、生物法除磷是指好氧型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对有机磷或者偏磷进行硝化分解,一部分磷会被微生物吸收,从而变为微生物污泥,另外一部分磷会被分解转化为为正磷小分子,在后续处理中,还要继续通过化学法将正磷小分子沉淀。
3、生物+化学法除磷,化学法除磷只能除去无机磷,对于有机磷或者多聚磷酸往往效果很差,而生物除磷却刚好相反,能够处理有机磷。因此在不少废水处理现场,往往采用生物+化学除磷的办法,先通过生物除磷将有机磷分解为正磷分子,再通过除磷剂化学沉淀法将磷去除。
一、废水总磷超标的原因
废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水、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物的排泄物。在排放时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量才能进行排放。
废水中总磷超标的原因有:
1.煤化工废水磷超标:主要来自于原料煤和水处理药剂的带入,一般煤炭中的有机磷含量很低,主要是无机磷,但由于原料煤用量巨大,远远超过水处理药剂带入的磷,最终导致总磷超标,投加除磷剂即可解决。
2.生活污水磷超标:主要来源于合成洗涤剂、含磷洗衣粉、人类排泄物、废弃食物,随着排放量增加从而导致生活污水磷超标,主要用生物除磷法和化学除磷法。
3.磷化工废水磷超标:主要是无机磷,其废水中含有氟、砷等杂质,对环境影响大,处理难度较大,主要通过投加铁盐、铝盐、钙盐等除磷剂去除。
二、污水厂总磷高的处理方法
总磷超标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
①生物除磷法: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其受温度、pH、溶解氧、泥龄等影响。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
③吸附法:通过多空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
④膜分离法:磷离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入化学反应,从而降低磷含量。
⑤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除磷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从而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有吸附作用从而去除。
主要原理:除磷剂主要是运用了絮凝沉淀的方式除磷,在废水中投加了除磷剂之后,除磷剂极易与水中的磷离子结合产生沉淀物,然后后续通过沉淀池或者过滤等工艺,就可以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化学除磷,即直接在污水中投加除磷剂,特点是磷的去除率{、处理结果稳定、没有2次污染。
sp-1专门针对阳极氧化、抛光清洗、涂装前除磷、电镀等含磷废水。
sp-2可用在一步除磷,需要后续处理的场合,在除磷的同时,可以做到絮凝沉淀,还可以调节废水pH值。
希望能帮到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