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竞赛意义

2022-12-15 06:16:13大气治理1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竞赛意义

该竞赛紧紧围绕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标杆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办好此次竞赛是对我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最好的宣传,扩大我校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展示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社会引领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第二条 节能减排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承办,赞助企业协办。

第三条 节能减排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申报时间为1月份,竞赛时间为8月份。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竞赛委员会,竞赛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第五条 竞赛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部分高校有关负责人与专家教授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委员若干名,聘期三年。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根据工作需要,竞赛委员会可聘请顾问若干名。

第六条 竞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制订、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和评审规则;

2、聘任专家委员会成员;

3、确定获奖比例;

4、讨论和确定竞赛的承办单位;

5、负责涉及竞赛活动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七条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竞赛委员会聘请。设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评审规则制定本次竞赛的评审实施细则;

2、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等级;

3、负责处理竞赛过程中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第九条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形式由承办单位自定。

第十条 组织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竞赛委员会的决定,实施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

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竞赛的全过程;

3、负责竞赛所需的经费。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相关财务制度。

第三章 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学校为普通高等院校。参赛队员应为在竞赛报名起始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第十二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小组申报,每个小组不超过七人。

第四章 作品展示、出版和学术交流

第十三条 参赛作品在现场展览或演示,供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其它人员观摩。

第十四条 组织委员会在竞赛期间,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报告会、论坛、讲座、专家点评等,加强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宣传。

第十五条 竞赛委员会拥有参赛作品实物模型、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介绍及评委评语的使用权。参赛作品可由作者自行取回,不取回者不退还。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六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第十七条 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八条 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第十九条 优秀组织奖,由竞赛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第二十条 对参赛获奖的学生和单位,给予不同形式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通过预审的作品,设置十五天公示期。若收到投诉或异议,由竞赛委员会秘书处组织调查,并上报竞赛委员会讨论。经调查确认有违规行为的,则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竞赛承办单位可以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的名义寻求赞助和冠名,经主办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为了补充竞赛所需经费,参加全国竞赛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应交纳一定数额的参赛费。

第二十四条 竞赛要提倡节约,体现节能减排精神。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什么好处吗?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扩展资料:

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本质上是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惠民、得民心的工程,是一项实事工程。

扩展信息:

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人均GDP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犯罪记录;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6.没有发生非法出版、制作、贩卖色情、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3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