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再生时产生的废气成分考虑哪些?
再生塑料来源于废弃塑料,其涉及的有害物质种类较多,既可能有原包装内容物中的日化产品残留物,又可能有各种工艺用添加剂,还可能有聚合物或添加剂的降解产物。
随着塑料再生行业的发展,目前对再生塑料的监管还存在盲点,在这种背景下,对再生塑料的识别尤其是对其成分的表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以3种PE新料、3种PE再生粒料和4种PE再生塑料瓶为研究对象,用红外光谱法及热分析(DSC和TG)法对3种PE新料和3种PE再生料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PE与其再生料的仪器鉴别方法;在对PE再生塑料成分的表征上,除了使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一些常规方法外,还利用红外图像系统并结合热分析分别对3种PE再生粒料和4种PE再生塑料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将红外图像系统应用于再生塑料成分的表征上,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属于一种新的探索。文中还对红外图像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讨论,红外图像系统透射模式下所得到的总吸收图的Chemimap图层处理方式适合于本实验中所测试的样品。
综合测试的结果表明:3种PE再生粒料中都含有硬脂酸盐(其中再生PE-1中还含有少量PP)。再生PE-1和再生PE-Q28的红外谱图与其热分析测试数据稍有出入,可能是硬脂酸盐含量少,加上其他物质的稀释,所以在热分析中检测不到其热熔峰,而在红外谱图中却出现了弱的特征吸收峰;而4种PE再生塑料瓶的主要成分是HDPE和PP。
实验中还通过模拟硬脂酸盐及HDPE/PP共混体系对3种PE再生粒料中的硬脂酸盐及4种PE再生塑料瓶中的PP进行了定量分析,特别是红外图像系统测试的PE再生塑料成分的分布情况与红外光谱、热分析等的测试结果相吻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了PE再生塑料中所含成分的种类。 作为研究再生塑料成分的一种新的表征手段,相信红外图像系统将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