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
一、(15分)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
(1)(6分)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分)新能源汽车投入大、成本高,是其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1分)②供求影响价格。(2分)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高,影响新能源汽车供给,推涨车价。(1分)
(2)(9分)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3分)②倡导“绿车”消费,必将形成新的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分)③新的“绿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出现和成长。(3分)
试题分析:
(1)该题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从这两个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价格为什么偏高。
(2)该题首先要回答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学生主要回答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即可。绿车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要,对生产具有哪些反作用。从这个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解读。
二、请举例说明国内目前低碳经济项目发展情况。 答: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将碳减排、非化石能源比重和森林蓄积量纳入约束性指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这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煤炭工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出发,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特征与趋势,我们得出如下综合判断:
一是能源安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煤炭工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低碳经济变革涉及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范围变革,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构。
二是低碳经济已在全球悄然展开,为我国煤炭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发展问题。目前全球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已开展或正在开展各种尝试和努力,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从各种各样的碳交易,到不同类型的碳市场;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到中、印、俄、巴等发展中国家;全球已经形成共识: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推动力量,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四是大型煤炭企业已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动我国煤炭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煤炭的高碳属性决定了低碳发展是我国煤炭工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适应新形势下能源变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煤炭工业在节能减排、CDM项目开发、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等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被EB签发的煤层气领域的CDM项目共20个,估计年减排量为11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煤炭工业CDM项目开发成果显著。
三、.“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某汽车生产商生产有大、中、小三种排量的轿车,正常情况
解:设小排量轿车生产量应比正常情况增加的百分数为x,汽车原总量为a.
则可得方程:30%a(1+x)+70%a×90%=(1+7.5%)a,
化简得:0.3+0.3x+0.7×0.9=1+0.075,
解得x≈48.3%.
故填48.3.
四、“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里是7.5%你给它换成8%算算吧。“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某汽车生产商生产有大、中、小三种排量的轿车,正常情况下的小排量的轿车占生产总量的30%,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准备将小排量轿车的生产量提高,受其产量结构调整的影响,大中排量汽车生产量只有正常情况下的90%,但生产总量比原来提高了7.5%,则小排量轿车生产量应比正常情况增加 48.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方程思想.分析:要求小排量轿车生产量应比正常情况增加的百分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x,再通过阅读,理解题意.本题的等量关系是调整后的三种排量的轿车生产总量不变.为了方便做题,我们可以设调整前的总量为a.解答:解:设小排量轿车生产量应比正常情况增加的百分数为x,汽车原总量为a.则可得方程:30%a(1+x)+70%a×90%=(1+7.5%)a,
化简得:0.3+0.3x+0.7×0.9=1+0.075,
解得x≈48.3%.
故填48.3.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