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废气处理 > 正文内容

芬顿效应?

2022-12-11 06:50:42废气处理1

一、芬顿效应?

芬顿反应

过程是,过氧化氢(H2O2) 与二价铁离子Fe的混合溶液将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反应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焦化废水、含硝基苯废水、二苯胺废水等废水处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二、化工厂日常维修作业中可能出现哪些环境污染事故,叙述出现这些环境污染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化工厂日常维修对于可能出现的跑冒滴漏以及泄露、爆炸等影响环境和公共安全事件必需做好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在认定所有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弃物有毒的认知上,企业环保技术部门对废水和固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对应处理方法,能够做到确保达标排放。不仅工艺过程安全可控,尽量做到零排放。

大中修,日常维修环保机制须常态可控。

维修作业须对釜、罐等残留物化学毒性应该充分了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零失误。

维修中若确需排放污染物时必须报告环保局污管科。由环境监测站给出监测数据,给出处理意见。

为保护我们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为后代子孙尽责尽力,共勉之。

可以上网查一下,最典型的事故是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三、对硝基甲苯的职业危害有那些?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经吸入、摄入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主要损害血液、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本品刺激皮肤及眼睛粘膜,中毒的典型症状为头痛、气短、腹痛、恶心、眩晕、呼吸困难、皮肤发蓝等,大量进入人体可严重损害肝脏并引起溶血,甚至死亡。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960mg/kg(大鼠经口);16000mg/kg(大鼠经皮)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μg/皿。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μg/皿。

污染来源:环境中的对硝基甲苯,主要来自有机合成、涂料、三硝基苯等生产废水废气。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是另一个污染源。

对硝基甲苯易被氧化,最终产物为苯胺,在水中可被氧化分解。对硝基甲苯遇热分解及燃烧时生有害的亚硝基蒸气。大量对硝基甲苯进入水体可产物异味,并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3194-91,水质)

对二甲按基苯甲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1mg/L

水中嗅觉阈浓度 0.003mg/kg

硝基甲苯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058

CAS号 99-99-0

中文名称 4-硝基甲苯

英文名称 4-nitrotoluene;p-nitrotoluene

别 名 对硝基甲苯

分子式 C7H7NO2;CH3C6H4NO2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

分子量 137.14 蒸汽压 0.13kPa/53.7℃ 闪点:106℃

熔 点 51.9℃ 沸点:238.3℃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29;相对密度(空气=1)4.72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收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严重中毒者可致死。经吸入、摄入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主要损害血液、皮肤、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本品刺激皮肤及眼睛粘膜,中毒的典型症状为头痛、气短、腹痛、恶心、眩晕、呼吸困难、皮肤发蓝等,大量进入人体可严重损害肝脏并引起溶血,甚至死亡。

四、退镀工艺中会用到间硝基苯环酸钠,对电镀废水处理有怎样的影响,求业内高手!!

使用防染盐,这部分水的颜色和铬水颜色差不多黄,传统的分股处理方法中由于未好好分类(部分流入氰系统、部分流入综合水系统),对后续水质颜色有十分严重的影响,造成出水颜色严重偏黄。但是若使用“物化处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五、徐文英的代表学术论文

徐文英,李平,董滨. 气体扩散电极体系电化学消毒. 环境科学,2010,31(1): 105~111 徐文英,董滨,李平. 气体扩散电极体系电化学消毒. 环境化学,2010,29(2): 246~251 徐文英,樊金红,高廷耀. 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环境化学,2005,24(1):17-21 徐文英,樊金红,高廷耀. 硝基苯类物质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及pH的影响. 环境科学,2005,26(2):102-107 徐文英,高廷耀,周荣丰等. 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及pH的影响. 环境化学,2005,24(3):318-321 徐文英,高廷耀,周荣丰等. 氯代烃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环境科学,2005,26(4):51-54 樊金红,徐文英,马鲁铭. 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类废水的技术经济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2008,36(7):937-941 徐文英,Wagner M. 二沉池出水的电化学消毒试验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2007,1(7):35-41 樊金红,徐文英,高廷耀,马鲁铭.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 同济大学学报,2007,35(7):945-948 樊金红,徐文英,高廷耀. 硝基苯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研究. 电化学,2005,11(3):341-345. 樊金红,徐文英,高廷耀. Fe-Cu微电池电解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 同济大学学报,33(3):334-338.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fwcl/3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