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武汉工业废水处理应加投哪种净水剂?

2022-08-15 01:03:41固废土壤1

(1)污泥量太多的话,看看使用氢氧化钠是否合适。 (2)出水颜色问题,还是混凝不足,是否有投加PAM,并辅以砂滤应该能够缓解。 武汉格林环保的工艺还不错,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样的污泥要焚烧?什么样的污泥要填埋?依据什么指标确定的啊?

焚烧和填埋都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方式而已,处理不了的当然要烧和埋了,一般要进行消化的。
如泥离电厂、泥窑近,可考虑焚烧;如地方确实很多,可填埋;如都不行可消化+利用。鼓励资源利用,如重庆就鼓励污泥好氧发酵+林用,而且上了不少这样的项目。如要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还是利用的好。

武汉工业废水处理污泥状态差的原因是什么?

(1)低负荷运行,通常都是这样的 (2)调整曝气频率也很好,既可以节电也可以降低污泥老化程度;不要企望过高的污泥浓度,其实越高的污泥浓度,你的出水浑浊越厉害。 (3)当然,你的工艺还兼具脱氮除磷,所以,好氧段溶解氧也不可以降低过多,否则影响了硝化反应的有效进行,对脱氮不利。 武汉格林环保的工艺还不错,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哪几类?

(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各种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渣

(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燃煤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烟道灰、采煤及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

(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石油及加工工业产生的油泥等。

(4)矿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采矿废石和尾矿。

(5)轻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食品工业、造纸印刷工业、纺织印染工业、皮革工业等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动物残物、废酸、废碱以及其他废物。

(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机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碎屑、电镀污泥、建筑废料以及其他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渣等。

武汉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武汉市的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

1、环保投资力度加大。2006年武汉市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完成投资额474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6.80%,环境基础建设投资额占GDP的比重达1.85%,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2、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下降,排放达标量提高。2006年武汉市工业废水排放量24822万吨,比上年下降4.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SO2排放量132613吨,比上年下降0.6%,工业SO2去除量56127吨,比上年增长22.8%;工业烟尘排放量44653吨,比上年下降3.5%,工业烟尘去除量2497328吨,比上年增长18.7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8.0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23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9.2%。

3、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武汉市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27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4平方公里,增长19.1%;高污染燃料禁烧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均与上年持平;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65.79%,比上年高28.79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7.98%,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2006年武汉市园林绿化面积进一步增加,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216公顷,比上年提高2.68%,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399公顷,比上年提高1.44%,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武汉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环保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1、环保投资偏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环境保护投入达到GDP的2%,才能抑制环境的恶化趋势,达到GDP的3%才能使环境质量趋向改善。虽然近年来,武汉市大幅提高了环保投入,但投资仅占GDP的1.83%,尚不足防止环境恶化的最低标准。环保投入的不足导致城市污染综合治理能力薄弱,城市环境基础建设步伐缓慢,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2、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制度还不够健全严密,制约了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到位,城市开发、新建工业园区的环保评价不够全面,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缺乏全方位的环境评估,一些重点污染源缺乏实时监控,环保监控手段和统计考核的指标体系尚不健全。

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市空间布局有待优化。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第二产业特别是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比重较大,而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源头上导致了能耗高、污染大,企业节能减排任重道远。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工业企业已不适应现有城区功能定位,但搬迁缓慢,工业园区内的循环产业链聚集度低,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四城同创”创建目标,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是:

1、加快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利用,强化医疗、放射性等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管。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武汉从老工业基地、传统商贸重镇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转变。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培育环保节能型产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类发展,突出中心城区居住、金融、商贸及科教文化功能,加快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提高工业园区内循环产业聚集水平,实施污染分类控制、集中处理,对居民小区合理规划,建设集中式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公共绿化配置。

3、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快制定完善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加强重点项目的环境监管,全面实施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确保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4、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转化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

5、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号召全社会重视节约,保护环境,政府带头,全民参与。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2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