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色发黄的原因有哪些?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叶片出现发黄的情况很常见,估计种植水稻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过,不及时处理的话,对产量影响还是蛮大的,引起水稻发黄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我们防不胜防,比如病虫害、药害、中毒、缺素等等,下面,小帮手说的这4点,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自家水稻出现发黄情况,可进行对照,然后对症解决:
1、中毒性发黄
因中毒导致的水稻叶片发黄,其实很好判断,从根系来看,发黑症状很明显,另外有一股臭鸡蛋的味道,闻起来很明显,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排水晒田,目的是为了让土壤中获取更多的氧气,通过氧气来进行排毒,然后,可以追施复合肥或者是喷打叶面肥,促进水稻的返青。
2、缺氮发黄
缺氮估计是大家第一想到的问题,因为一旦叶片出现发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缺元素了,的确,氮素不足,能引起水稻黄叶,判断起来也比较容易,一般先从老叶开始发黄,逐渐的像心叶蔓延,最后发展成整株发黄,从远处看,跟成熟了一样,这时候,追施尿素就可以了,建议在发黄前期就开始追施,不要等到整株发黄后,就晚了。
3、除草剂药害发黄
除草剂药害造成的黄叶,轻则叶片一般会出现黄色斑点,然后水稻枯萎,发蔫,严重的直接导致整株枯死,除草剂药害就不多说了,如果没打除草剂之前是正常的,打了除草剂之后没多久,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就是药害导致的了,如果发现较早,尽快喷施清水,降低除草剂浓度,如果发现较晚,水稻都已枯萎,那就没救了。
4、细菌性病害发黄
能导致水稻叶片发黄的细菌性病害有多种,比如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等,染病后,水稻的心叶会凋萎卷缩,如果是细菌性条斑病,把患病的植株折断,会有黄色“菌脓”,如果是细菌性基腐病的话,把病株折断,会有一股腐臭味,细菌性病害,防治起来也不难,常用药剂有叶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噻森铜等,一遍不行,中间隔一周左右,再来一次。
关于水稻叶片发黄的情况,小帮手就先说这4点,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或其他防治措施,如果你知道,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水稻种植相关内容,可关注第一时间查看哦~】
按照题主你提供的信息,你那里有好多地下泉水,这样不排除是中毒性黄叶,因为有些地上泉水中含有硫化氢。当然,水稻叶黄叶除了这一点,还有其他原因黄叶,我就结合我家种植水稻的经历,分享几点经验:
一、肥多或药多引起稻叶黄叶。在稻田里如果施肥或施药过量,就会造成肥害或药害,导致水稻中毒性发黄,出现焦灼斑,严重时叶片斑枯萎、甚至有的全株枯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拯救,向田中立即灌深水,或向稻株喷洒清水,减轻药害程度。
二、缺钾或缺氮引起稻叶黄叶。如果稻叶从叶尖开始发黄,并渐渐从茎叶蔓延到心叶,最后发展到全株黄绿色,严重时,叶尖、叶片边缘向内枯焦,那么就是缺氮引起的,我们就应及时追施尿素、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进行补救。如果发现稻叶新叶暗绿无光泽,下部老叶尖端发黄,并出现赤褐色斑点,有着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严重时叶片变成赤褐色枯死,那么这种情况就是缺钾,我们应立即排水,采用间隙灌溉,及时追施氯化钾、草木灰等钾肥。另外还有一种缺锌引起稻叶黄叶,主要表现先从叶基部发黄,后出现黄红褐色斑点,叶片变窄,应用硫酸锌等肥料进行补救。
三、病害引起稻叶黄叶。水稻有一些病害也会引起黄叶,比如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白叶枯主要表现为叶尖或叶缘上先出黄绿色斑点,后向着叶片四周扩散,最后出现黄褐色的“菌脓”;细菌性条斑病主要表现为初期心叶枯死,叶片、叶鞘上有褐色条斑,后期,叶片顶部以上枯黄,远望一片火红;细菌性基腐病主要表现为心叶凋萎卷缩枯死,茎根部发黑,茎节脆硬易折。面对这些病害,我们应通过晒田,加强农药的喷洒进行防治。
四、生理性早衰黄叶。像这种情况主要水稻的品种有关,主要表现黄叶由下向上蔓延,病叶呈橙黄色,有一定金属光泽,成片成片发生,这是水稻根须衰退引起的,防治的话就是我们在种植水稻前期,要选用抗早衰水稻品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