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水田、黄泥土、牛肝土,哪种土壤种果树好?为什么?

2022-09-01 17:46:45固废土壤1

水田比较好,因为水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利于果树早生快发,早结丰产,有利于果园的经营管理和机械化操作,但一般水田地下水位高,生根土层浅,易造成根系浅生,根群多分布在表土层,降低了果树的抗逆能力。选择水田种植时,最好选坑尾低产田,因为坑尾低产田一般两边环山,耕作层浅,有平缓梯级,较有利于排水。还应修筑排灌系统,降低地水位,并在定植点起土墩种植,以增厚生根土屋,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黄泥土更适合种果树,黄泥土可以更好地锁住水分,营养也不容易流失。

我们这边水田一年插一季的秧。就荒下了。能不能搞别的什么?

如果是冬季休闲时种植,稍微开沟排水后可以撒播种植紫云英、黑麦草、上海青、油菜等,细致做畦后还可以种植土豆、豌豆、芥菜、白菜、萝卜等冬季蔬菜。

如果是常年种植,则可以开深沟,将水田改为旱地,然后按上述方法改良土壤,基本上各种草本农作物、药材均可种植。大部分果树如柑橘、杨梅、枇杷等也可以种植,但不宜种植不耐湿的经济树木如香榧、杏、油茶等

水田一年插一季秧就荒下了,能不能搞点别的不知道朋友你是哪里的,你们那水稻是否可以种植两季呢?如果能够种植两季而只种植一季,这种情况就跟我们这有点像,我们这也是很多人都种植一季稻谷,大家都叫做“一季稻”。

水稻田在除去水稻田占用后其实一年之间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的,如果就是空着确实也是很大的浪费,要充分的利用这稻田创造收益也是可以的,可以种植的东西有:

红菜苔☞ 一季稻收割时间会要比晚稻收割得早20天左右,收割水稻后这个时间也就是在10月初的样子。所以,还是有充足的时间来开沟晒土培肥种植红菜苔的。红菜苔也正好是秋末栽种,过年期间上市销售,而且红菜苔的价格也一般比较高,能够有六七块一斤,所以栽红菜苔是比较合适的。

油菜☞ 油菜是我们这农村家庭里用量最多的植物油。油菜可以种植两季,不过在我们这一般只种植一季,也就是冬油菜。在水稻收割后,甚至是晚稻收割后都可以去栽种油菜的。等到来年的四五月份就可以收获了。

其实除了红菜苔和油菜,还可以种植一些其他蔬菜,比如大白菜,卷心菜,大白菜在过年前也可以收获,卷心菜年前年后都可以收获。也可以种植蚕豆,到来年五月份时候就可以收货了。

除了种植之外,还可以用来搞养殖,比如在稻田里面养些鸡或者鸭之类的。特别是水稻收割后稻田中有大量的稻谷、杂草以及昆虫,这个时候放一些鸡鸭进稻田正是好时候,每亩可以放养100只左右的鸡鸭,到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出售了,而且这个时候也正是卖鸡鸭的时候,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大家认为还可以搞些什么别的呢?欢迎交流。

怎样合理改造水田养殖泥鳅?

近年来,泥鳅养殖的效益还不错,归根结底就是泥鳅养殖的成本低,且技术也不复杂。很多地区,在泥鳅养殖的发展过程中,也研发出了许多新技术,下面我们要了解的是铜仁市改造稻田高产养殖泥鳅试验。

一、稻田改造

1.稻田选择

试验点位于江口县闵孝镇。5丘面积较大、集中的稻田,共计面积9亩。地势平坦,土壤为弱碱性黏性土,土壤肥力较高,保水性好。周边交通便利,便于物资和产品运输。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无畜禽养殖场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2. 田埂改造

沿田埂开挖 20 厘米宽的基脚沟,深度视土质软硬程度而定,挖到硬土为止,一般20厘米。以混凝土平整基脚,单排横砌6块390毫米×190毫米×190毫米规格水泥空心砖挡墙。每隔5米在挡墙外部再紧贴砌一空心砖柱,以保证座水后挡墙能够承受住压力。挡墙内部以水泥砂浆粉饰,做好防水措施。在对角线位置分别设置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高于水面20厘米左右,排水管铺设在池埂底部与排水渠相连,蓄水时用PVC管套住。

3.防逃防害设施

进排水口安装40目双层聚乙烯滤网。稻田上方和侧面均用尼龙防鸟网覆盖,以木柱或水泥柱作为支架固定。防鸟网设置一般高2米,以方便饲养管理和捕捞为宜。

二、鳅苗放养

1.苗种选择

品种为台湾泥鳅,苗种来源为附近当年人工繁育苗。苗种体长3~4厘米,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游动有力、体表黏液丰富、规格整齐。

2.苗种放养

放苗时间在4月下旬,密度为6万尾/亩。鳅苗种入池前用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以杀灭携带的致病菌,浸浴消毒时要注意观察泥鳅的反应情况,如有不良剧烈反应时要缩短浸浴时间。鳅苗入池时要放试水鳅20余尾,检测池水是否会引起鳅苗不良反应。

三、养殖管理

1.水质管理

放苗之前,应先进行培饵。此时水深不宜过深,可先期注水0.4米左右,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牛粪等300千克左右或多元复合肥25千克。每间隔2~3天注水10厘米左右直至达到正常深度。这样有利于水温提升,便于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饵料生物的培育。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位70厘米以上。定期注换池水,前期可每半月换水1次,中后期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每10天应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15~20厘米。定期巡塘,发现泥鳅浮头时要及时换注新水。可采取施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泼洒生石灰等方式进行水质调控。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pH 7.5左右,水色为黄绿色。

2.投饲管理

投喂全价膨化配合饲料,投喂量为泥鳅重量的 4%~6%。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泥鳅的活动量和摄食量逐渐增加,应适当增加投喂量,以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采取“四定”原则,定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是上午8点左右、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左右。定量:根据泥鳅的不同生长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投喂量相对稳定。定位:泥鳅的游动能力相对较弱,为减少泥鳅长距离游动摄食,应沿池塘四周均匀投喂。定质:保证投喂的饵料不受潮、不变质等。

3. 病害防治

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注水培饵前要彻底清塘并晒塘,选择苗种要规格统一、活动力强、体形健壮。定期检查、加固防逃设施和进、排水口。定期驱除和清理蛇、鼠、蛙、鸟等敌害生物。此次养殖过程中泥鳅没有发生大的病害。

四、收获上市

9月后,泥鳅规格便达到30克/尾以上。此时可视市场情况和气温变化适时捕捞上市。台湾泥鳅具有不钻泥的习性,可用地笼进行捕捞,剩余的将水放干后集中捕捞。此次试验共捕获成品泥鳅9730千克。

五、效益分析

1.投入成本

共改造稻田9亩。投入包括稻田改造费用 65000 元,铺设防鸟网费用 9500 元,苗种费用43200元,饲料费用93400元,稻田租金6300元,水电、人员工资、病害防治等有关费用合计19700元。试验总投入237100元,平均亩投入26344.4元。

2.销售收入

共起捕成品鳅9730千克,平均亩产1081千克。泥鳅按塘口销售平均价格26元/千克计算,销售收入252980元,平均亩销售收入28108.9元。

3.经济收益

此次效益核算是把稻田改造工程、防鸟网铺设等固定设施投入计算在内,稻田改造一次投入可使用 6~10 年,防鸟网可使用3年,第二年养殖则可节约成本约每亩8278元。

六、小结与讨论

1.泥鳅是一种大众化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市场前景较好。在铜仁地区,泥鳅价格与鲟鱼价格差不多,但养殖泥鳅投入要小得多,技术门槛更低,更能为普通农户所承受。养殖泥鳅应选择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苗种来源有保障。

2.本文介绍的改造稻田养殖泥鳅模式是一种在铜仁山区更容易推广的模式。山区百姓思想更为保守,流转土地时不允许破坏稻田边界、土质和面貌。相较于直接挖田成塘,本文的模式改造成本略高,但当年即可回收成本实现盈利,往后盈利可达每亩万余元,经济效益可观。

3.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漏、防害和养水,田埂改造时,务必做好防漏措施。稻田的选择要远离大河大沟,防止洪灾损毁。防害设施要配备完全,定期巡塘,定期清除敌害生物。暴雨天气尤其小心,务必经常巡塘。塘中可适当种植水葫芦、水白菜、水花生,为泥鳅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

4.苗种投入约占养殖成本的20%。台湾泥鳅繁殖的技术门槛不高,建议大规模养殖时,苗种以自繁为主,降低养殖成本

对于养殖泥鳅的其他水田,应像改造稻田一样,首先要加 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出水面40厘米,并且要夯实。然后在

水田的两个对角,挖设好进、排水口。进、排水口要安装两层 拦鱼栅。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2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