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胡萝卜,土壤板结如何改良?
多谢邀请。大家好!我是长江老农,土壤板结,可能是化肥使用过量,或者是长期使用化肥、偏重使用化肥,农民忽视了农家有机肥的使用,土壤有机物含量少,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 种出的胡萝卜,产量不高,甚至没有胡萝卜头。
胡萝卜的种植, 主要依靠农家有机肥,化肥以氮肥为主, 氮磷钾复合肥为辅。 底肥每亩追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2000公斤,选择沙壤土种植胡萝卜, 播种前必须精耕细作、开沟起垄, 提前10天左右喷雾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一般都采取直播种植,可以穴播也可以条播,穴播用锄头打浅穴播种,条播采用锄头开浅沟播种,无论穴播还是条播,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公斤做基肥。种子用草木灰、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也可以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6小时后,捞出沥干,用草木灰或细土拌种播种,播种后用细土覆盖薄薄一层即可。最好雨前播种,然后用喷灌设备浇水。 胡萝卜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松软土壤,清沟沥水,每亩用150公斤人粪尿或畜禽粪便稀释兑水50倍浇施,每百斤稀释的人粪尿再加入250克尿素搅拌均匀。胡萝卜追肥可以用农家有机肥进行追肥,每亩用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2000公斤, 加入饼肥、草木灰各50公斤混合搅拌均匀条施或穴施盖土,追施可选择雨后土壤潮湿时进行。 胡萝卜种植使用农家有机肥过程其实也就是土壤改良过程,在种植过程中要多施有机肥,少使用化肥农药,能降低土壤板结概率。
胡萝卜种植过程中,如果发生土壤板结,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可以将表层土壤换掉。挖去土壤表层 ,从荒滩荒地上取一些“生”土回来回填, 能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所谓“生”土,就是无污染,无种植,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土壤。 前几年山东寿光蔬菜大棚,也出现土壤板结的问题,种植户们采用换土的方式改良土壤,定期将大棚内的土壤表层挖掉,重新到荒滩、荒地上挖掘新土回填,另外注意测土配方施肥,注意农家有机肥的使用量,在种植上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土壤缺什么元素肥料,就施什么肥料,蔬菜大棚外,堆放着用推土机推出的板结和盐渍化土壤。另外还可以用酒糟、农作物下脚料、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 过期变质的动物饲料等有机物还田沤肥,也能增强土壤中的有机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还能增加胡萝卜的品质口感。土壤板结,还可以采取深翻的办法,用铧犁将土壤深翻,将表层土壤深翻地下,地下营养土层翻出地面,休闲一个冬季,开春后再种植胡萝卜。总而言之,改良土壤,需要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减少土壤污染。尤其是蔬菜、胡萝卜种植,必须依靠有机肥种植。
我国农村农业耕地土壤, 农民现在一直很依赖化肥,加上农家有机肥非常稀少、稀缺,所以,农业耕地上的土壤偏酸、偏碱、盐渍化、板结非常严重,农业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化肥使用量逐年提高。好在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近三年来,化肥使用量实现了零增长,农作物秸秆也基本上做到粉碎还田啦!使土壤有机物含量在增高。农业生态也引起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蔬菜种植上,现在种植户们很重视利用农家有机肥,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基本上被蔬菜大棚种植户包销了。农业种植上,农民还要继续注意土地可持续利用,适当的进行土壤休耕轮作,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减少土壤污染,使我国农业生产上能够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农民增收。
农村种植胡萝卜,土壤板结如何改良?
胡萝卜是农村家家户户必种植的蔬菜之一,胡萝卜是根菜类,要求种植的土壤疏松通气的壤土或者沙壤土、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排水比较好地块,虽然胡萝卜比较耐瘠薄,都是瘠薄、土壤板结地块种植出来的胡萝卜个头瘦弱,品质差,产量低。
农村的耕地由于长期使用化肥、除草剂,使土壤板结和酸化,导致种植出来的胡萝卜小、细、吃味差,没有过去的脆、甜味,产量和质逐渐降低。板结的土壤如何改良?
我们南方地区过去由于烧硫磺,家庭烧臭煤,使下的雨都是酸性的,土壤越来越酸,越来越板结。我们是采取石灰改良、种植绿肥、大量使用圈肥、煤灰、草木灰、泥肥等方法,效果比较好。
1、深翻土地,每年农作物收获后对耕地进行深度翻犁,加深耕作层。
2、石灰改良,石灰是一种钙质肥料,用石灰撒入板结的土地,可以中和土壤的酸度,使土壤疏松,效果比较好,石灰改良改良一直是家乡改良土壤的常用方法。老乡们说,石灰多放点和每年都撒石灰,土地都被改疏松了。
3、在板结的土地施入煤灰,煤灰是农村、城镇居民使用煤炭烧料的残渣,煤灰可以改良粘重土壤,使土壤疏松容易耕作,是改良板结土地的很好的材料。
4、种植豆科作物,南方地区都是利用冬春季节在休闲地种植苕子、紫云英、箭舌豌豆等豆科作物,春天将植株收割作为青饲料喂猪和鸡,根部就残留在耕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或者将植株茎叶翻犁在土壤中,板结的土壤很快就能疏松。
5、施草皮灰,草皮灰是铲土坎的草根、灌木林、农作物根和残留秸秆等,经过晒干后在板结的地块中进行堆积燃烧,然后将灰渣施入土壤中,改良板结的土地非常有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