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气候种晚熟水稻如何改善
(1)掌握安全齐穗期 根据水稻品种灌浆期的长短确定适宜抽穗期,既可以防御低温冷害,又能避免抽穗过早造成后期温度资源的浪费及早衰,发生穗颈稻瘟病。对每个特定的生态区和一个特定的品种,安全齐穗期基本是固定的。
(2)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以中熟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各种熟期品种的比例,是防御低温冷害的主要措施。
(3)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降低播量,培育壮秧可使水稻提早抽穗成熟。
(4)适时早插 具体适时幅度,应视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类型而定。例如在辽宁中部,5月中下旬插秧产量较高,在这一范围内,中晚熟品种偏早些,中熟品种偏晚些。
(5)施肥调节生育进程 增施磷肥,不仅有助于插后返青,还可促进植株的出穗、开花、成熟。增施农家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促进早熟。合理搭配前后期氮肥的比例,也有利于早熟。
(6)加强田间管理 穗分化时遇低温灌深水;施用促早熟的生长调节剂,如增产灵、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收效较好。
盐碱地种水稻怎么用腐植酸肥
用如金土壤调节剂来调节是非常好的。
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当土壤的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①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
②多施微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
③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
水稻不长水发浑怎么办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措施:
1.加强水层管理。插秧后应保持3厘米~5厘米的水层护苗,秧田不能长时间曝晒或长时间的大水溺淹,造成秧苗生长发育受阻或出现死苗现象的发生。
2.及时追施返青肥。插秧后10天~12天,亩追施尿素5公斤~7.5公斤,对缓苗慢的或受低温危害的,同时加施江苏生产的1.8公斤硕丰101水稻壮苗生根剂一袋。对一些低洼盐碱较重的田块应施入2袋较好。
3.增强土壤通气性。对一些施用有机肥(牛粪)过多的大田,由于有机质的分解,土壤中形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应及时采取人工踏田,改善土壤通气性,促水稻早生快发。
4.抓大田除草。对一些排灌畅通的水稻田块,应在插秧后5天~7天做好田间的药剂封闭处理。每亩用50%丁草胺乳油50毫升拌入5公斤尿素撒入田间。或每亩用90%高效杀草丹乳油100毫升加20克杜帮农得时处理。对一些秧苗长势弱的田块,应在秧苗完全返青后在6月上旬再进行施药处理。每亩用禾大壮150~200毫升加30克杜帮农得时拌入5公斤尿素进行全面撒施,保水5天~7天,或亩用稻杰50毫升~60毫升加爱将4克对水15公斤,进行喷雾处理。保水5天~7天,即可达到除草效果。
5.防虫。针对田间施用有机肥过多发生的红线虫的田块,亩用锐宁100毫升、农思特100毫升、毒死蜱100毫升任选一种药剂拌毒土,把田间水撤小,撒于田面即可防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