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生态效益指标怎么写?

2022-10-26 02:46:26固废土壤1

生态效益指标内容如下:

1、恢复生态系统指标组

(1)退耕还林形成的森林植被面积。

(2)森林覆盖率以及退耕还林弓|起的森林覆盖率变化量。

(3)混交林面积比重。

(4)生态林面积比重。

(5)红树种林分面积比重。

2、保持水土指标组

(1)坡耕地土壤侵蚀面积变化。

(2)境内(流域内)河流数疏沙变化。

(3)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状况。

(4)山地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

(4)山地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

3、涵养水源指标组

(1)退耕还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变化。

(2)退耕还林地土壤蓄水变化。

(3)退耕还林地凋落物持水量变化。

4、改良土壤指标组

(1)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2)退耕还林地士壤氮含变化。

(3)退耕还林地土壤容重变化。

生态效益从狭义角度而言是指生态环境中的诸物质要素,在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相关因素关系而言,生态效益指人类各项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与消耗的资源及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比值。

生态效益概念隐含着从生态与经济两个维度考虑环境问题,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最佳的配置;在进行经济和其他活动时,在创造经济价值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农业生产中讲究生态效益,就是要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合理地进行人为的调控,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自我调控作用,从而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以求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当前世界各国包括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任务。

占用山林修路的相关法规

高标准农田改造主要提出了8个方面的内容:
一、整治田块,提高农田平整度,促进田块集中,优化农田结构布局。
二、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
三、建设灌排设施,改善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旱涝保收能力。
四、整修田间道路,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
五、完善农田防护林中国,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田生态条件。
六、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提高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电力保障能力。
七、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农田监测中国络,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八、强化后续管护,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
农田五不准
国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明确规定,对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具体为什么?
一、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二、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
三、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综上所述,关于占用山林修路的相关法规的问题相关政策已经非常完善,条理清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2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