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中低产田改造招标单位有哪些
今年,我市计划投资6.0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地50万亩,项目主要在今冬明春实施,至目前已改造中低产田地11.3万亩、完成投资1.38亿元。
我市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实施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实施意见》,本着“强化山区、完善坝区、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和“田地、水、路、林配套”原则,重点对山区、半山区的中低产田地分坡耕型、缺水型、渍涝型三种类型进行详细规划。以市级规划为指导,以县级为项目实施区域,综合相关部门专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2009年-2020年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及配套年度规划、部门规划和连片建设规划,做到有图纸、工程图表和财务预算表。着力提高建设标准,统一制定坡耕型、缺水型、渍涝型“三个标准”,聚土垄作、秸杆还田、测土配方“三项技术”,技术支撑、监测预警、分等定级“三个体系”,土壤肥力、排灌工程、机耕道路、农艺措施等“八项标准”。
我市精心打造示范项目,努力提升改造水平,先后创造出以马龙“己沃模式”为代表的曲靖经验和师宗彩云、沾益大坡的新典型,为全市中低产田地改造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借鉴。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及时召开村干部会议、党员会议和户主会议,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公示”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调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中低产田地改造。
我市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市县乡村四级层层有目标、有任务、有重点。严格执行“三级挂钩、四级联动”责任制,实行市级领导挂县、县级领导挂部门、成员单位联系业主、业主包干项目、项目乡镇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对挂钩各县(市、区)的市级领导和部门领导进行年度考核。建立专项督察制度,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展开专项督察,及时跟踪问效。
我市积极探索农民、政府、社会投入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长效机制,形成社会大参与格局。强化项目管理,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公示制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建立“实施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农民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建前介入、建中监督、建后评定,狠抓工程质量。同时,抓好项目建后管理,本着“谁受益、谁管理”原则,以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方式做好项目管护工作,让已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009年,我市投资6.6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地60.28万亩,省级考核为全省第一名,被省政府授予“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先进集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