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回收利用符合国家什么政策
从行业发展上看,需破政策、管理和技术三道关。
政策关。废塑料回收利用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但目前我国在宏观层面还没有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综合规划,缺乏具体政策扶持,缺乏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缺乏对采购使用废塑料并达到产品安全要求企业的认定和鼓励。一些政府部门与广大民众将再生塑料制品看作劣质产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的发展。
管理关。据了解,目前废塑料行业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共同管理。因为行业归口不明确,致使缺乏行业指导、技术规范。所以应尽早确立归口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与之密切结合,从而建立起全社会的回收体系。
技术关。国际上,塑料回收再生方法有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学还原和用作固体燃料等。而目前我国塑料回收主要还是以物理再生为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指出,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能够重视长期成长,不断加强技术升级和环保设施投入,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处理和生产,达到国家环保法规要求。多数小企业的技术投入不够,难以达到环保要求,处理废塑料的技术仍以人工为主,劳动保护投入不够。
这几年国内废塑料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规模的发展,由于政策导向不明确,一些企业信心不足,不敢进一步投资,只是人员、厂房、设备等的线性增加,而技术开发投入不大。
比如,塑料再生过程中,清洗是重要环节。清洗1吨废塑料如用德国生产的清洗剂需要70元,虽然废料清洗干净了,清洗废水也环保,但成本太高。国内企业一般都用烧碱来清洗,但碱水排放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我国现在没有关于清洗剂的标准,没规定不能含碱。专家认为,应该在高校设置专门的学科,进行废塑料回收问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从而使废塑料回收再生产业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我想办一个废塑料再生利用加工厂。
可以求助于大学里面研究这种塑料再利用的老师教授们 他们一般有和企业合作搞项目之类的,对于成立这样的工厂应该有所了解 一般你可以找工科院校化工学院的,本人就是这学院的学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一次性塑料袋能回收利用做什么?
一、回收应用
1、再生料
全球原油价格的升高,作为石油衍生物之一的塑料制品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也被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已经被现代化工企业普遍采用。废塑料经过人工筛检分类后,还要经过破碎,造粒,改性等流程,变成各种透明不透明塑料颗粒,再按照品相进行分类,最后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料。
2、燃料
(1)最初,塑料回收大量采用填埋或焚烧方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2)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而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即使氯得到
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3)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3、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二、塑料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又因为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的缺点而被部分国家禁止使用和生产。自2008年6月1日起,中国实行限塑令:“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并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三、危害
1、塑料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2、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