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中国燃油汽车停售准确时间?

2022-12-03 23:40:21固废土壤1

一、中国燃油汽车停售准确时间?

燃油车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时间还有点长。

据报道,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工信部已经启动制定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但是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还没有确定。

此前,海南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将于2030年全面禁售包括汽油车和柴油车在内的燃油车,成为了首个成为国内首个出台时间表的“禁燃”省份。此外,北汽、长安、海马汽车等多个车企都明确表态将于2025年左右全面停售燃油车。

5月20日,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在北京发布《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对我国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有望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

报道称,业内人士表示,从现在到2025年将是汽车产业变革最为剧烈的几年。传统汽车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却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网联汽车将对整个产业带来巨大影响,车企应深刻认识这种趋势,及时调整战略,明确发展规划,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关于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该业内人士表示,禁售燃油车、全面发展新能源车是当今社会的趋势,但这属于系统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一刀切。

除了对燃油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之外,国家还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将对燃油车进行淘汰处理,当然要让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最近有消息就称,目前国内《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指出,中国在2050年前将实现燃油车完全退出市场,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不小的轰动。

传统燃油车的逐步替代与退出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制定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可以发挥政策和企业生产规划的指引性作用,给社会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有利于企业的提前部署和转变消费者的认知,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链如此冗长的情况下

二、45家车企获140亿新能源车补贴,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一直以来,节能减排,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自然,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为了鼓励和促进发展,国家对于新能源领域,也是给出了大大的政策福利支持,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家给出了140亿新能源车补贴,由45家车企进行划分,由此可见,支持力度之大。那么在如此大力度的支持下,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在世界上出什么水平呢,这个要从两方面讲,一方面销量方面,目前中国新能源销量方面稳居世界前几名,由此可见市场在强大,另一方面技术方面,虽然销量如此之大,但是在技术层次方面,中国位于全球倒数第二,所以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力度研究,并完善相关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能够真正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是续航里程,大家买车,为的就是代步,解决自己的出行需求,有时候,需要较远距离的出行,那么这个时候对于车辆的续航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体系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得续航里程数比较短,无法满足长距离的驾驶需求,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的不足,使得大家体验起来非常糟糕。

其次,安全问题,新能源汽车,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多,最为常见的,就是自然现象,因为它的动力输出源于电池,而电池在放电工程中本身就是个易燃物。所以极其容易发生自燃现象,他的安全问题也是大家所担忧的问题。

当然,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离他的成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去改变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作为以节能减排为首要条件的新能源车,我们车企能够拿出来的只有纯电或者插电汽车了。这不仅仅是中国,其实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在国际上属于一流水平,很多中国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还有很多核心专利。

对标国际来看,我认为,国内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的产品有两三年的差距,也就是半代产品的差距。

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无论是新能源开发和技术的应用,中国已经非常领先。

三、汽车环保毕业论文

汽车环保毕业论文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是目前我们急剧解决的社会问题,汽车尾气污染已占大气污染的百分之七十,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们的首要污染源。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汽车环保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给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等方面提出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汽车油耗;新能源汽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汽车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再创全球最高记录,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扣除报废量,汽车保有量增加1651万辆,同比增长13.7%。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社会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势头。汽车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汽油消耗量在汽油总消耗量的比例中占80%以上,成为汽油消耗的绝对主力。《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640.0万吨;碳氢化合物438.2万吨;一氧化碳3471.7万吨;颗粒物62.2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70%。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急任务。

2 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发动机的压缩比高、供油系统完善及燃烧室形状合理,采用电子点火系统能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柴油机的压缩比远高于汽油机,明显节油。在行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小功率发动机以降低负荷率。

整车结构对汽车的油耗有重要影响。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油耗就越低。目前机械齿轮变速器要比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汽车总质量影响到汽车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对汽车的油耗影响很大。在汽车上广泛采用轻质材料, 减轻汽车自重, 是降低汽车油耗的一个方向。通过整车风洞试验使汽车外形接近最优化,从而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减少空气阻力。改善轮胎的结构、花纹及胎压都可以降低汽车的油耗。

汽车合理使用对汽车油耗也有显著影响。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的增加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迅速加大。在一定道路上,汽车用不同的档位行驶,燃油消耗量是不一样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档位。为了提高运输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运输企业拖带挂车是降低燃油消耗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3 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3.1 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总量

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3.2 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从汽油机的燃油电子控制喷射技术、稀薄燃烧技术、优化设计燃烧系统、电喷发动机闭环控制系统四个方面来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提高燃油质量,改善燃烧品质,进行燃油调质,以降低添加剂和铅的排放,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转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量释放。新设计、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柴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燃烧系统直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增压中冷技术、燃油多次喷射和喷射高压化技术等。汽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三元催化转换技术、二次空气供给技术等。

3.3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混合动力汽车在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燃料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

3.4 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

驾驶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驾驶操作水平对汽车油程的影响很大。车辆例行保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和发动机的性能,因而影响车辆的耗油量,另外,车辆的轮胎气压、机油的状况以及行驶中机械和刹车的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燃油消耗率。仅驾驶技术这一因素造成的油耗差异,就经常超过8%,有些节油标兵的油耗指标比一般水平低15%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在驾驶证考核方面加大力度,驾驶培训中加入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江生生,李德杰,张锋.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12(1):209-210.

[2]倪晋尚.我国汽车节能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0(35):1006-1007.

[3]单颖.浅述汽车的节能和环保[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276.

[4]展玉山.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22):50-51.

;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3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