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废水氨氮做法

2022-12-04 06:45:01固废土壤1

一、废水氨氮做法

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如何处理,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其处理方法:

物化法

1. 吹脱法

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2. 沸石脱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应用沸石脱氨法必须考虑沸石的再生问题,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烧法。采用焚烧法时,产生的氨气必须进行处理,此法适合于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氨氮的含量应在10--20mg/L。

3.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比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化学平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遵从这一原理进行了如下设计理念在膜的一侧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水溶液或水。当左侧温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压力差,那么废水中的游离氨NH4+,就变为氨分子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

快速的处理掉废水中氨氮的做法就是使用氨氮去除剂,物化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弱水无极环保科技的氨氮去除剂能够将废水的氨氮处理到5mg/L以下,可以去了解一下。

二、有机化工废水中氨氮浓度对COD的影响

纯氨氮不会对COD测定造成影响.因为重铬酸钾不能氧化氨.但水中有亚硝酸盐的时候,会对COD造成影响,需要扣除亚硝氮所占的比例,是较为准确的常说的COD(有机物).

三、氨氮高了怎么处理,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1、吹脱法:将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分离。2、沸石脱氮法:将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交换。3、膜分离技术:运用了膜的选择透过性。4、MAP沉淀法:向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入磷盐和镁盐。5、化学氧化法:使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6、折点氯化法:将大量的氯或次氯酸钠添加到废水中。7、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使NH4+吸附在离子交换剂表面。

一、氨氮高了怎么处理

1、吹脱法

吹脱法是在碱性条件下,将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吹脱的效率和温度、PH、气液比有关联。

2、沸石脱氮法

沸石脱氮法是将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交换,沸石通常在处理低浓度含氨废水或含微量重金属的废水时应用。

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运用膜的选择透过性以达到氨氮脱除的效果,这种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氨氮的回收率高,没有二次污染。

4、MAP沉淀法

MAP沉淀法是向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入磷盐和镁盐。

5、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使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

6、折点氯化法

折点氯化法是将大量的氯或次氯酸钠添加到废水中,使氨氮氧化成氮气,是化学氧化法的1种。这种方法的处理效率很高,可以达到90% -100%。它的处理效果稳定,不会受到水温的影响,但是消耗的费用比较高,其副产物氯胺和氯代有机物会导致二次污染。

7、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NH4+发生交换反应,将NH4+吸附在离子交换剂表面,从而除氨氮。离子交换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运行费用高,会导致二次污染。

二、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1、大部分的水中氨氮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出的物质,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氨氮,并随着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入水中。

2、各种化工厂向环境中排放的含氨的气体、粉尘,汽车等交通工具也会向空气中排放含氨的汽车尾气,这些气体中含有的氨在水中溶解从而形成氨氮。

四、工业污水处理怎样才能降低氨氮,需降至2一4

如何用物理化学方法降低废水中的氨氮目前,工业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常用的吹脱法、吸附法、膜技术、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属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可分为传统硝化反硝化法和新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同时硝化反硝化法、厌氧氨氧化法等。但是由于水质指标的不同和工艺条件的限制,针对不同类别的废水,采用的处理技术有很大差异,如在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吹脱-生物法、吹脱-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生物法等;而在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问题常采用吸附法、生物法等

五、水中氨氮含量偏高说明什么问题?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水中

高浓度氨氮废水系统流程图

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长期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

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3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