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常见的特点
一、造纸废水常见的特点
造纸废水常见的特点:
造纸废水其污染物含量大致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观呈黑灰色。洗涤废水量为100~200 t/t纸;与通常的抄纸工艺一样,在废纸再生造纸的抄纸部分,也产生含有纤维、填料和化学药品的“白水”,对该废水常采用气浮法进行处理,回收纤维和填料,并使处理后的“白水”得以循环使用。
造纸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一般通过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质得以降解。由于废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复杂,经处理后,出水虽能基本达到排放标准,但与废水回用对水质的要求相距较远,采用传统砂滤、活性炭过滤、多介质过滤等处理工艺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对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盐分等无法进一步除去,如果回用,会直接影响到纸张效果。造纸行业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于生产过程的除渣、洗浆、漂洗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工艺,而且这些工段用水对COD、浊度、铁等指标有一定要求,现有过滤技术并不能满足这些工段的水质要求,而且传统多级过滤工艺有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产水水质不稳定等缺点。
造纸污水其中COD、悬浮物(SS)含量高,色度严重。
造纸废水的SS、COD浓度较高,COD则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两部分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占COD组成总量的大部分,当废水中SS被去除时,绝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时被去除。因此,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SS和COD。
基本处理方法
1 气浮或沉淀法
采用气浮或沉淀方法,通过投加混凝剂,可去除绝大部分SS,同时去除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及部分溶解性COD和BOD 。其典型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废水→筛网→集水池→气浮或沉淀→排放
气浮和沉淀均为物化处理方法,处理效果与选用的设备、工艺参数、混凝剂等有关,其COD去除率一般高于制浆中段水的COD去除率,通常能达到70%~85%。对吨纸废水排放量>150m3、浓度较低的中小型废纸造纸企业,通过气浮或沉淀处理,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或接近国家排放标准。
2 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
对于吨纸废水排放量较低、废水含COD较高的大中型废纸造纸企业,期望通过单级气浮或沉淀的物化方法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有较大的难度,因为可溶性COD、BOD 主要需通过生化方法才能有效去除。一般,采用物化加生化的处理方法。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废水→筛网→调节→沉淀或气浮→A/O或接触氧化→二沉池→化学脱色→排放
A/O(缺氧―好氧)处理工艺,通过缺氧段的微生物选择作用,只是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吸附在微生物体的有机物则在好氧段被氧化分解。因此A段停留时间短,约在40~60min。
水量大,颜色复杂,悬浮物、COD浓度高,但B/C比低,营养不足,可生化性差。造纸废水需要注意补充营养以及色度的去除
废水量大,色度高,悬浮物含量大,有机物浓度高,含有大量纤维,可生化性差,组分复杂难处理。
二、养殖污水如何做到灌溉标准?
分步阅读
1
/1
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
生活污水水质特点
1
/5
排放分散且面广
2
/5
间接排放、波动较大
3
/5
水质相对稳定
4
/5
生化性好、出水易达标
5
/5
使用甘度复合菌种处理生活污水,一般用量较少见效快,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基本要求
1
/4
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前应进行一级处理,通过格栅、初沉池去除污水中50%左右的悬浮物和30%左右的有机物。有的还需加入消毒杀菌剂,贮存于污水塘中备用。
2
/4
实施污水灌溉要防止大定额灌溉,以免造成地表及地下径流,灌溉强度以不造成土壤黏闭和不产生地表径流为原则。
3
/4
当污水水质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时,可采用清水污水混合方法,使混合后的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后再进行灌溉。
4
/4
如果污水灌溉的作物是蔬菜,最好只用于作物生育前期,在作物收获前一段时间应停止污水灌溉。此技术较复杂,最好在专家指导下运用。
处理方法
1
/3
厌氧+多级A/O工艺:污水化粪池系统多级A/O系统澄清池清水回用池。
2
/3
生活污水中的粪便废水直接由农户定时清掏,用于农田灌溉;其他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池处理后外排。
3
/3
生物生态复合型工艺:生活污水经格栅后泵入沉淀池,然后自流进入复合厌氧池,复合厌氧池利用多种厌氧微生物组成的微生物系统实现对污水中厌氧活性生物滤床,污水经厌氧处理后,由泵自动提升至组合复合生物滤池处理。
三、工业废水水质超标有哪些现象?有哪些特征?
有些可以用眼睛热很直观的看出来: 如色度, 浊度, 固形物含量
大多数是要靠检验: 如COD,BOD, 氮, 磷, 重金属含量等
四、乳制品废水有什么有什么特点?其废水指标有哪些?有没有什么好的药剂来做处理
在乳品加工过程中容器、设备、管道的清洗消毒水构成乳制品加工高浓度废水,其COD值高者可超过20000mg/L。一般也在5000mg/L以上,废水量约每加工l吨原料乳产生1.0m3,随着生产品种、产量、工厂管理等因素的变化,废水量有所变化。乳制品工厂洗涤车间地面水和其他用水(如办公用水、生活用水等)构成低浓度废水。一般COD值在1000mg/L以下,每加工l吨原料乳约有3~4m3低浓度废水产生。
通常液态奶及奶粉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COD约为1500~3000mg/L;酸奶、奶油、冰激凌、雪糕、干酪等乳制品企业排放的废水COD一般为4000~7000mg/L。乳品废水主要污染成分为乳蛋白(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筹)、乳糖、乳脂以及含于原乳中的各种矿物质、用于设备、管道、容器清洗的酸、碱等,废水pH值一般6.5~7.0。
我公司针对奶制品行业研制的药剂能有效降低COD含量,且能脱色去味、絮凝沉降快,COD去除率在70%-90%。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