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设备及空气过滤器怎么个维修与保养呀?
空气净化设备及空气过滤器怎么个维修与保养呀?
空气过滤器本身是没有办法维修的,他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初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和高效空气过滤器。要想高效的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就要对初中效进行的及时的清洗和更换。而一般情况下初中效的清洗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空气过滤器的维护与保养
空气过滤器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要按照要求进行,以保证使用效果。各种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滤料表面捕集了灰尘,从而使过滤器的效率和阻力下降,影响了送风的洁净度,此时需要及时加以更换过滤器。
1.各类过滤器在安装前,不允许打开包装袋或包装膜;并按包装箱上标注的方向存放过滤器;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的振动和碰撞。
2.对于高效过滤器,安装方向必须正确:用波纹板组合过滤器在竖向安装时,波纹板必须垂直于地面;过滤器在竖向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严禁渗漏、变形、破损和漏胶等,安装后必须保证内壁清洁,无浮尘、油污、锈蚀及杂物等。
3.检验方法:观察或白绸布擦拭检查。
4.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擦净,净化空调系统内部如有积尘,应再次清扫、擦净,达到清洁要求。如在技术夹层或吊顶内安装高效过滤器,则技术层或吊顶内也应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5.高效过滤器的运输和存放应按照生产厂标志的方向搁置。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剧烈振动和碰撞,不允许野蛮装卸。
6.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在安装现场拆开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内容包括:滤纸、密封胶和框架有无损坏;边长、对角线和厚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框架有无毛刺和锈斑(金属框);有无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按照国家标准《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的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合格的应立即安装。
7.洁净度级别等于和高于100级洁净室用的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应按《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的规定的方法检漏,并符合规定的要求。
8.安装高效过滤器时,外框上箭头应和气流方向一致;当其垂直安装时,滤纸折痕方向应垂直于地面。
9. 安装粗效平板式或折叠式过滤器,应使镀锌网面在出风背面方向。 安装袋式过滤器,则应使滤袋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不可使滤袋方向平行于地面安装;
10.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平板、折叠式粗效或中效过滤器,一般1—2月更换一次,将滤料更换下来后可以用含有清洁剂的清水浸泡、冲洗,然后凉干再换上;一般冲洗1-2次后,必须更换新的过滤器,以保证过滤效率。
11.对于袋式粗效或中效过滤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平均每天8小时,连续运转),一般使用3-4个月即应更换新的;
12.对于亚高效过滤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平均每天8小时,连续运转),一般使用5--6个月,也应加以更换。
13.对于以上的过滤器,如果过滤器前后有压差表或压差传感器,则对粗效过滤器,当压差值大于250Pa时,必须加以更换;对中效过滤器,则压差大于330Pa时,必须加以更换;对于亚高效过滤器,则当压差值大于400Pa时,必须加以更换,且原过滤器不可再利用;
14.对于高效过滤器,当过滤器的阻力值大于450Pa时;或当出风面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 ,即使更换粗效、中效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或当高效过滤器表面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情况,均须更换新的高效过滤器;如没有上述条件,一般可根据使用环境条件情况,1—2年更换一次。
15.为了充分发挥过滤器的作用,在选用和使用过程中,过滤器的迎面风速,粗效、中效过滤器不应大于2.5m/s,亚高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不应大于1.5m/s,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过滤器的效率,也能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16.在设备运行时,一般不要更换过滤器;如因过滤器已到更换期限而无法停机更换,则只允许在不停风机情况睛更换粗、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必须停止送风后,方可更换;
17.过滤器与连接框架之间的密封垫,必须严密、无泄露,以保证过滤效果。
18.对于需用于高湿度、高温度环境中的高效过滤器,必须选取耐高温、耐高湿度的滤纸与分隔板、框体材料,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19.生物洁净室和医药洁净室,必须选用金属框体的过滤器,且其表面要不易生锈,不允许使用木框板的过滤器,以防产生细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高效过滤器使用前检测升温叫什么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检测按GB6165-85及其修订版GB12554-92执行。此标准规定效率检测方法为钠焰法和油雾法。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检测按GB12218-89及其修订后的GB14295-93执行,此标准规定效率检测方法为大气尘粒径分组计数法。 过滤器检测标准发展如下:1956年美国军事委员会制定了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测标准USMIL-STD282,效率检测用DOP法。1965年英国制定了英国标准BS3928,效率检测用钠焰法。1973年欧洲通风协会制定了Eurovent4/4标准,沿用了钠焰检测法。后来美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制了一系列推荐检测方法的类似标准,均采用DOP计径计数法检测过滤器效率。欧洲在1999年制定了BSEN1822标准,采用最易透过粒径(MPPS)检测过滤效率。我国检测标准采用钠焰法,是根据钠原子被氢气火焰激发后发出波长为589nm的特征光,光的强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成比例的原理,通过检测被测过滤器前后光强度的比值来计算过滤效率。 1938年美国国家标准制定了针对中效空气过滤器的比色效率检测法,按尘源又分为人工尘比色效率法和大气尘比色效率法2种。1952年美国过滤器研究所制定的AFI人工尘计重法,主要用于粗效过滤器。ASHRAE52-76影响最大,20世纪80年代国内提出采用大气尘计径计数法作为一般通风用过滤器检测方法。 人工尘计重法是以人工尘为尘源,通过检测被测过滤器前后人工尘质量变化来确定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比色效率法是根据采样前后由于积尘使滤纸的光通量或色度发生变化,采用比色计来判别其差异,从而得出过滤器的效率;计径计数法是通过白炽光源或激光光源的粒子计数器测量被测过滤器前后各粒径档的累积粒子数目确定各粒径档的累积计数效率,此方法给出一条随粒径变化的过滤效率曲线,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过滤器的性能。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洁净级别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1级洁净室的出现,相应地对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国外已研制出并开始生产测量0.1μm粒子的激光粒子计数器,最近又成功研制测量更小粒径0.01μm的粒子计数器。激光粒子计数器、凝聚核粒子计数器等新型测量仪器的出现和气溶胶技术的发展,为测量计径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检测法将过滤器的测试方法与洁净室的检测方法统一起来,因此可根据洁净度要求正确地选择过滤器,这是一种快速、简单、方便的过滤器检测方法。鉴于此,有人提出一套将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测系统与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检测系统合二为一的过滤器性能检测系统,效率检测用计径计数法,经试验测试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均符合过滤器测试要求。同时也有用于采用计数效率法检测过滤器检测的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新型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