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该如何治理和控制?
据报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1.6%,臭氧已取代PM2.5(细颗粒物),成为全省空气首要污染物,专家表示减排持续推进,将有效控制臭氧污染但是需要全体的参与。
报道称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控制臭氧污染,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协同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结合各地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控制策略,从全国来看,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所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却不降反升,没有往一个有利于减少臭氧的方向走。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表示,臭氧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臭氧以气态为主,戴口罩基本无法有效防护,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接触,在午后日照强烈的时候,要远离马路边、装修污染严重处等地方,儿童、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尽量不要在大太阳天外出。
此外臭氧前体物也是二次颗粒物的前体物,随着PM2.5治理工作深化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工作持续推进,臭氧可以实现有效控制,一批涉事企业被通报查处,有力推动了防治工作的提速。
希望臭氧污染问题可以早日得到有效的治理!
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
目录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固定污染源CEMS的组成
5 固定污染源CEMS技术性能要求
6 固定污染源CEMS安装位置要求
7 固定污染源CEMS技术验收
8 固定污染源CEMS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9 固定污染源CEMS数据审核和处理
11 数据记录与报表
附录A 固定污染源CEMS主要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方法
附录B 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结果分析和处理方法
附录C 数据计算与处理
附录D 附表
空气污染源监测的技术标准?
对于有空气污染的污染源,监测时主要检测可以产生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周围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空气污染源的技术标准是指把多种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悬浮微粒等)的浓度,转化为一个由0~500的单一数字,并按照指数高低而划分为良好、普通、不良、非常不良和有害五种级别的一种衡量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参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