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如何进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2022-09-22 20:43:42环境监测1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定义
在极短时间内激烈“扰动”,即发生“瞬态局部严重污染”,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它是指:非正常的、不可抗拒、在时间、地点、场合、排污方式、排污途径、排污种类、数量、浓度等均难以预料的环境污染事故,出现的频率很小,但危害极大。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
(1)、生产事故:在化工、石油、煤炭、医药、核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极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设备、管、阀破裂造成有毒物、放射性物质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
(2)、贮运事故:有毒有害物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贮罐腐蚀、破损、仓库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品在运输或输送途中,发生沉船、翻车、输送管道泄漏或爆炸、燃烧等事故。
(3)、自然灾害:地质、台风、龙卷凤、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工厂、仓库倒塌、船只沉没,车辆顷翻,如果伴随危险品流失,将引发恶性环境污染事故。
(4)、人类战争:包括二类,一是战争破坏工厂、仓库、设施、油田、输油管道等;二是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的设施五条以上?

1、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3、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5、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农业污染源监测分为?

农业污染源监测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方面的监测。條萊垍頭

种植业污染源监测:主要是农药、化肥、农膜、秸杆产生的污染;萊垍頭條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监测:主要是猪、牛、羊、鸡、鸭等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萊垍頭條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监测:主要是鱼、虾、蟹等海产品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頭條萊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2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