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按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的原则,将进一步摸家底、建体系、推示范,紧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农用地分类管理与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强化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试点等探索性工作。
《方案》明确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成果集成,开展典型行业用地及周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加强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生活垃圾污染源防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严防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深化部门联动,加强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监管。持续推进韶关市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试点,探索污染土壤异地处置和“修复+”监管新模式,开展典型行业企业风险管控试点。积极申报生态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强化土壤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土壤污染宣传与培训。
预计到2021年底,在我省“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成效的基础上,更大范围掌握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逐步规范化管控,土壤项目库储备积极推进,在企业环境风险管控探出新路子。
吃油炸的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坏处和益处?
卫生部建议改变饮食习惯 油炸品致癌过程似吸烟
本报讯 (记者龙金光 曾文琼实习生尹蔚)炸薯条、油条是许多人喜欢的食品,却因为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受到卫生部的关注。前天,卫生部发布今年第4号公告,建议公众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其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专家:油炸品致癌过程犹如吸烟
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博士、肿瘤科主任曾波航说,其实不光是薯条、薯片等西方食品,中国人食用了多年的油饼、油条等油炸类食品也脱不开“致癌”之嫌。这个过程与吸烟可能诱发肺癌一样,是一个“毒性”长期积蓄的过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黄俭医生则表示,“广东人炒菜时喜欢讲究爽脆,尤其是酒楼炒菜时会将油温升得很高,甚至菜一放下去就会起火,这就很容易出现丙烯酰胺。”他建议,市民可以多吃些蒸、煮食品,炒菜时油温不要过高,并且不能久炒。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所表示,暂时未收到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病中毒报告,怀疑中毒者可进行检测。
商家:日食165斤薯条才会得病
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店是油炸薯条等食品的热销地。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的梁小姐表示,目前,还不太方便就该问题站出来发布相关信息。
肯德基五羊新城分店的一工作人员称,只要是高温烹调的淀粉类食物都有可能致癌,油条也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关键在于市民合理而有节制地吃。五羊新城麦当劳分店的有关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摄食油炸类食品应该适可而止。
据报道,麦当劳在前晚曾出具书面说明声称,“致癌说”是基于对动物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当时在实验中致使老鼠形成肿瘤的浓度相当于一个人每天要食用35000份炸薯片,或者食用182磅(相当于165斤)的薯条。
市民:大多不知情 少数不在乎
昨天上午,记者在五羊新城肯德基分店看到,买薯条的消费者仍然很多。随机调查了12人。9人声称还是头一次听说吃薯条会影响身体健康。当获悉卫生部首次公告慎食薯条后,其中有4人表示对此事并不在乎。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
参考资料: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