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农村生活污水监测的监测依据是什么?

2022-11-18 06:27:45环境监测1

农村污水治理中的水质检测主要是指进水水质和尾水水质。在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准确了解进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依据农村污水处理站区的规模、环保要求来设计站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保证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在项目建成后需要对尾水进行检测,确保达到项目设计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监测的方法较多,如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原子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等。不管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规模大小,都要严格按照环保行业标准来执行。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和标注是农村生活治理中比较常见的。
1、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标准:GB11914-89;
2、生化需氧量:检测方法标准:HJ505-2009;
3、悬浮物:检测方法标准:GB/T11901-89;
4、氨氮:检测方法标准:HJ537-2009;
5、总磷:检测方法标准:GB711893-89;
6、总氮:检测方法标准:HJ636-2012;

监测依据HJ91.1-2019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排放标准要根据地方标准执行或排放去向来定

进行水质监测时,应怎样确定监测项目?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

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

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

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监测项目依据水体功能和污染源的类型不同而异,其数量繁多,但受人力、物力、经费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监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环境标准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并已建立可靠分析测定方法的项目。

根据该原则,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优先监测污染物。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清洁水法”中规定了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前苏联卫生部公布了561种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极限允许浓度;我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了68种水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黑名单。《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规定的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如下。(1)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2)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

(3)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

(4)所选监测项目有“标准分析方法”和“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5)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2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