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纯化水制水率是多少?

2022-12-04 08:45:22环境监测1

一、纯化水制水率是多少?

不同的制水工艺制水率是有差异的。在传统的阴阳床加混床的工艺中,制水率约为85%左右,在现在的主流工艺全膜法中,制水率约为70%。

二、纯化水设备工艺流程是什么?

万达环保为您解惑:纯化水制备主 要 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处理、初级除盐装置、深度除盐装置、后处理装置、纯化水输送分配系统。工艺流程包括: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或阻垢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 →PH调节→中间水箱(可选)→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 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现在流行的工艺一般为:1、双级反渗透工艺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预处理装置和选取膜组件的型号,该工艺摒弃了原来的树脂工艺,自动化控制水平高、操作简单。一般出水电导率小于2.满足GMP以及药典纯化水的要求2、双级反渗透+EDI工艺,他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二级反渗透的基础上把水质在纯化,也可称为超纯水,一般用在FDA纯水认证以及要求较高点的水质上。3原来的工艺单级反渗透+混床、电渗析+混床、更早的是复床+混床

纯化水制备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情况下会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电渗析法以及反渗透法,进行处理,使水能够达到纯化水的标准:

1.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化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化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复床式,另一种是混床式。

复床式:

复床式一般会以阳床――阴床――阳床――阴床――混合床的形式,对原水进行处理,将原水净化为纯化水,一般比较少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理。

混床式:

混床式通常会使用混床树脂对原水进行处理,混床树脂是由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而成,产水的电阻率能够达到15兆欧以上。

2.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就是使用EDI模块对水进行处理,原水进入EDI模块之后,利用两端电极高压使水中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从而达到水纯化的目的。

3.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是通过反渗透膜对水进行处理,反渗透膜在使用时,能够过滤大于0.00001微米的物质,能够去除一些杂质分子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一般纯化水只需要使用一级反渗透即可,如果要求比较高,可以采用二级反渗透设备进行处理。

选择哪个纯化水制备方法比较好?

离子交换树脂的优劣势:

离子交换树脂的产水质量非常高,产水电阻率一般能够达到15兆欧以上,最高能够达到18.2兆欧,前期经济投入较低。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进行再生,再生时要停止生产,一般会采取一备一用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比较麻烦,需要进行预处理、再生等操作。

纯化水设备的工艺流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或阻垢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可选)-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纯化水设备是用于满足各行业需求制取纯净水的设备,多用于医药、化学化工行业,整个系统纯化水设备也都由全不锈钢材质组合而成,而且在用水点之前都必须装备杀菌装置。采用反渗透,EDI等最新工艺,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成套高纯水处理工艺,以满足药厂、医院的纯化水制取、大输液制取的用水要求。

三、纯水设备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纯化水设备主要应用于生物制剂、医药制剂、医用大输液、渗透析等的生产用水。

纯化水设备是用于满足各行业需求制取纯化水的设备,多用于生物化学化工、医药、医院等行业,整个系统都由全不锈钢材质组合而成,并且在用水点之前都必须装备紫外线及臭氧杀菌装置。

纯化水设备制水工艺流程: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或阻垢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 →PH调节→中间水箱(可选)→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 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纯化水设备核心技术采用EDI、反渗透等最新工艺,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成套高纯水处理工艺,以满足大输液制取、医院的纯化水制取、药厂的用水要求,从而保障了水来源的安全性,做到了按需制水,高效用水、用水安全。

纯化水设备产水量高,产水稳定且水质好,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四、纯水设备纯水机制水时电导率下降,不制水时升高什么原因?怎么办?

影响纯化水制水设备产水电导率的因素很多,包括: 1.设备本体的运行压力、流速; 2.客观因素有进水水质、水温; 3.还有一些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设备运行故障所致,例如膜穿孔,密封圈漏水;像运行压力、流速、进水水质通过专业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的因素,水温等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五、纯化水设备系统运行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为什么要建立水质指标内控指标?

  纯化水指标中核心指标为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测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周期一般在3~5天,故水质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一般是滞后的,而且由于操作使用、天气原因、维护程度都将存在不确定变化。建议微生物限度内控指标定在冬季70左右,夏季50~60。

二、为什么要建立设备运行点检制度

设备出现问题一般是因为系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定期点检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定期点检方便技术支持人员了解设备运行的连续性,以便溯源型解决问题。

三、纯化水设备中的活性炭过滤器为什么要定期清洗和更换活性炭。

活性炭过滤器作为预处理部分的关键设备,主要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和异味等。两个方面原因:

1、活性炭吸附水中的余氯,余氯是强氧化性物质,对后级系统的反渗透膜和EDI均有强氧化作用,氧化后,反渗透膜和EDI膜块性能将不能恢复。详见下表反渗透膜和EDI模块进水要求:

 

2、活性炭过滤器拦截水中的有机物,病毒,这些物质将在活性炭中繁殖生长,从而产生生物膜,故对活性炭必须定期的冲洗,并按照更换周期及时更换处理。

四、微生物的检测仅检测总出总回就可以吗?

   很多医疗器械企业建厂初期,因检测手段有限,对于纯化水检测好多企业仅检测纯化水用水端的微生物,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很多企业存在纯化水箱和纯化水工艺管道系统灭菌后没有多久微生物就超标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忽略了纯化水设备微生物的过程控制。

您好,河南万达环保为您解答:关于纯化水系统在运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严格控制进水水质,确保前处理出水符合进水指标,否则易造成纯化水设备膜元件的污堵,严重影响出水水质,损害膜元件。

2、适宜的进水温度,应根据实际用水量,取满足产水与水质要求的最低温度作为进水温度,这样可以保证产水量和水质要求。

3、操作压力的控制,应在满足产水量与水质的前提下,取较低的压力值,这样有利于降低膜的水通量衰减,提高膜寿命,减少膜的更换率。

4、纯化水设备不 宜长时间停产,如停产3天以上,应用保护液浸泡保护。

5、反渗透纯化水设备每次停机再启动时,应让装置在进水压力小于0.4Mpa条件下冲洗10分钟。

6、应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主要记录内容应包括:进水的电导率,PH值,压力,SDI,水温等。产水的电导率,PH值等,浓水的流量,各段水压力。

万达环保,13年水处理行业经验,欢迎来厂考察。

你要注意一下三点就行了:

一、明确进水水源: 设备进水水源主要是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还是以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如果市政自来水水质较差(TDS≥300)时增配强化预处理,如软化器、KDF等。

二、知晓用水量:

1、取水方式是连续取水还是间歇式取水,对出水压力或储水桶、软管等是否存在特殊要求;

2、高峰期用水持续的时间与用水量要求,确定机器规格的配置;

3、日用水量,纯化水设备分纯水与超纯水两种考虑,以此进一步确定所需产品的规格。 三、产水水质:

超纯水设备产水水质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GB6682-2000)标准,另外还要根据实验是否对TOC、细菌、热源、微颗粒等有无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超纯水设备时是用来做哪方面实验或者与哪些仪器设备配套使用,比如原子吸收光谱(AAS)、微生物分析、普通化学、细胞培养、生化分析等等,明确这些也就完全确定产品的规格型号。 超纯水设备在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经过其处理的水中除了水分子(H20)外,几乎是没什么杂质的。

净得瑞为您解答:

纯水设备在操作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1、 开机:操作之前一定要检查所有安装是否正确, 预处理设备 是否冲洗干净,电控系统是否连接正确。

2、打开进水阀、浓水阀、排空阀、高压泵上的排气阀 排除系统内的空气后关闭排空阀,开启高压泵,检查系统是否有渗漏现象。

3、 打开主要电源开关开机(如果使用的是全自动的, 系统会根据自身运行状况自动开关机)观察电控示意图, 首先自动冲洗, 系统进行冲洗60秒(或根据实际需要)后(对于首次使用的新机器, 要打开浓水阀, 低压冲洗约60分钟, 然后可以逐渐升压,系统自动转入运行状态。检查所有泵,以及管道的连接点,以防漏水,把所有漏水的地方修好.

4、慢慢调节调压调节阀,直到高压表上的读数值为1―1.0MPa,纯水流量将会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一般按设备产水量调节纯水流量,严禁将浓水阀门关闭运行。

5、 观察电导仪上指数值符合要求后,方可引进纯水箱, 记录每天的进水、浓水压力值和浓水、纯水流量值及电导仪指数值以便以后的分析。

6、如果系统使用的是超低压膜,调节压力应为1―1.0MPa,一般高压调节阀第一次启用时,调节好后可维持一段时间不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3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