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2022-12-04 23:02:10环境监测1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强压环境下等都可导致职业病。职业病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辐射、噪音、放射线、药物等,常见的疾病有过敏、尘肺病、肺癌、耳聋、皮炎、颈椎病、肩周炎等,平时一定要加强防范,积极预防,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办法经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下,那一定要多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多做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另外,有些特殊性的,导向性强一点的职业,难免会与病毒、辐射接触,要做好防护消毒,保护措施。从逆向思维来看,职业病往往是一群干着同样活的人然后会出现同样的疾病,例如煤矿工人经常出现肺矽病的情况,再有鞋厂的工作人员常常出现鼻炎或者血液疾病,这些都和他们工作的环境以及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有害物质有关系。希望以上信息对您能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十八、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职业病鉴定需要什么手续去哪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一) 职业史,既往史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四)工作场所理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要的有关材料。

扩展资料: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五十七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

(二)不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

(三)泄露劳动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兴化在哪边鉴定?

请问在热镀锌厂上班十年的员工,突然得了肺癌这算不算是职业病

去市级职业病触诊前要其它人出据检查手续吗

三、重点职业病监测取得的成效怎么写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监测工作,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确保其符合国家直接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有效预防治病危害的发生,切实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范围

(一) 公司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及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小组

1、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负责安全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及各部室部长

组 员:企业安全员、各车间主任及副主任、各班组班组长、各工序工段长

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小组

组 长:各接害车间主任

副组长:各接害车间副主任和班组长及各工序工段长

组 员:由职业危害小组自行任命

(二)职责范围

1、职业病防止小组的指责范围

1负责组织和监督职业危害小组的日常监测工作,并对职业危害小组日常监测工作进行指○

导。

2职业病防治小组负责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公司的日常监测○

活动进行评价。

3职业病防治小组负责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公司的作业场所危害○

因素进行每三年一次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4职业病防止小组负责员工进行入岗前、在岗期间、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并○

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永久保存;负责在员工离职后为其免费复印职业健康档案。

5职业病防治小组负责组织职业危害因素小组组员的培训工作(包括内部培训○

和外派学习)。

6职业病防治小组应对工艺变革,设备跟新、法律变更所带来的职业危害因素○

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更新。

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小组职责

1负责使用相应的设备仪器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使用规定的方法对作业场○

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

2对日常的监测结果准确如实记录,并整理成册,建立本公司的日常职业危害○

因素监测档案,妥善保管。

3对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结果超标或者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通知作○

业场所的接害员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异常或者损坏的及时报修。 ○

三、相关术语与定义

1、职业病:在本公司工作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职业生命有关的、并对职业人群健康产生直接或潜在不良影响的环境危害因素。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有害因素。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测:是指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高温、有害气体、有毒溶剂、紫外辐射等危害性因素)的作业场所按照规定的周期、步骤、方法进行的检测。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点点的设立和监测周期的确定

(一)设立的依据、原则与机构

1、法律、法规依据

GBZ159-2004《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89.9-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手传振动》

GBZ189.8-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GBZ189.7-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

GBZ189.6-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紫外辐射》

GBZ192.1-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192.2-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192.3-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GBZ2.1-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中户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2、设立原则

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2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

3能够保障本公司人员的职业健康 ○

4能够很好的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执行 ○

3、设立的机构

职业危害的监测地点由公司的职业病领导小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小组、作业场所接害员工与具有资质的检验结构共同确定。

(二)、检验周期的确定

1、公司日常监测周期确定

1、一般性职业危害因素(粉尘、高温、紫外辐射、手传振动等)每年检测不○

少于1次

2、噪声检测周期为一周1次 ○

3、高度有害物质(有机溶剂、有害气体等)应每月检测1次 ○

4、特殊情况(局部场所或短时间内危害浓度限值超标,危害正常生产)应进○

行应急检测

5、对于监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监测地点或岗位,应当适当○

增加监测次数

6、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的内容和周期,并对监测○

方法进行更新

2、出现异常情况确定

当异常情况出现,企业自身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机构进行日常监测,监测项目包括:

1、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情况,确定职业危害监测点,并绘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分布示意图。

2、对于监测见过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监测地点或岗位,应当适当○

增加监测次数

3、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

4、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

5、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的内容和周期,并对监测○

方法进行更新

3、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小组每年都要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并通过各种途径对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技术进行更新。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防护措施

1、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1粉尘类:粉尘、烟尘、煤尘、金属尘埃、电气焊烟尘 ○

2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

3有毒物质:油漆、防锈水、各类油脂、稀料、柴油、树脂、三乙胺 ○

4噪声:机器设备运行噪声、撞击噪声 ○

5高温:中频炉熔化高温、浇注包高温、鳞板机高温、转运包高温、循环冷却○

水高温、电气焊高温、铸件高温

6紫外辐射:电气焊 ○

7手传振动:打磨砂轮机震动、气动角磨机震动 ○

2防护措施

1、粉尘类:佩戴防尘口罩 ○

2、有毒气体类:佩戴防毒面罩 ○

3、有毒物质:佩戴防腐蚀手套和防毒面罩及防护工作服 ○

4、噪声类:佩戴耳塞 ○

5、高温类:加强通风加温措施、合理安排劳动时间、盐水补充 ○

6、在外辐射:佩戴防护镜、防护工作服 ○

7、手传振动: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更新工艺、改进设备 ○

六、职业危害监测要求及公示

1、监测要求

1检测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

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2 职业危害监测小组和委托的具备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监测结果,比○

对关键相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作出复合型判定并出具监测报告,将结果报告与公司职业病防治小组。

2公示

1、公司职业病防治小组将每次日常监测结果通报给各监测单位,包括监测地○

点、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职业危害接触限值、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布、职业危害因素浓度、监测的方法手段、单项判定、综合判定等

2、公司职业病防治小组应将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危害检查结构的检查结果在○

职业健康宣传栏中公示,包括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职业危害接触限值、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布、职业危害因素浓度、监测的方法手段、单项判定、综合判定等

七、不符合项的整改

1、公司各车间在接收到职业病防治小组的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后,应及时对不符合项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提到的异常情况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引起的现场物质超标现象,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并责成专人负责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并据此展开相关检查,确保无类似的情况存在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类似情况以后不再发生。

2、对车间内部暂时不能整改或整改后也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所属车间应及时想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并督促上级领导部门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隐患,保证作业环境。

3、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仍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职业病防治小组应及时叫停,进行再次整改,整改不达标不准生产。

八、停产检修期间的职业危害管理

1、在公司停产维修期间进行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接等作业产所作业时,职业危害监测小组要按照作业许可证的要求及时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分析。

2、如果作业场所存在异常情况,职业危害监测小组应根据异常情况及时想职业病防治小组申请增加和调整职业危害监测项目并说明原因,由职业病防治小组安排临时监测,对作业现场做出准确的判定。

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档案与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的创建与管理

1、职业危害监测小组应及时将作业场所或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记录在案并整理归档,并将此结果报送职业病防治小组。

2、职业病防治小组应根据本企业的职业危害情况,定期组织接害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永久保存。

十、费用的管理规定

1、职业病防治小组应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和监测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证监测

经费的及时到位和实施。

2、职业病防治小组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企业的年度职业危害体检计划编制职业健康检查费用计划,由财务部保障费用的落实和实施。

3、职业危害监测费用和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 十一、制度规定

本规定解释权归职业病防治小组,职业病防治小组每年按照公司的HSE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二、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有关职业卫生监测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希望小编的回复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3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