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季环保形势分析?
在生态环境部10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等治本之策的同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2021年1-9月,全国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7.6%。1-9月,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1.4%。
2021冬季环保很严格,不仅城市不能再以煤取暖,就连农村今年也已实行了以电代煤地热或壁挂暖气进行取暖,近一两年都进行了取暖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国家给与了补贴,一冬取暖费用个人支付在1500左右。厕所也将旱厕改造为水中式厕所!
公共场所空气中的主要污染有哪些?
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生活或服务于公众的设施,人群经常聚集的场所。包括:车站,机场,酒店宾馆,图书馆,展览馆,商场,医院等等。
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室外污染、人类活动等。一般分为以下5种污染物:
1、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存在于各类板材,涂料,油漆,粘合剂,地毯等建筑装饰材料中。
2、细颗粒物:室外的颗粒物通过机械通风,自然渗风,人员进出等进入室内。同时,室内的人员活动如吸烟,采暖等均可能增加建筑内颗粒物的含量。
3、微生物:建筑内的空调设备、地毯、通风管道等,因进出交换的空气和建筑内人员的活动而被污染,成为各类细菌,真菌,霉菌的滋生地。
4、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人体呼吸和含碳物的充分燃烧。
5、氡及其短寿命子体:氡主要来源于地基,土壤,地下岩石及建筑材料(大理石,水泥,粉煤灰砖等)。人体长期暴露在氡下,会增加患癌几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