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回收管理规定
一、新池的启动
各种有机物均可作为新池的发酵原料,当前多是以粪肥为原料的连续发酵沼气池,因此,启动只能用各类畜禽粪便和人类尿,。其中以牛粪为最好,猪、马、羊粪次之。推广6-8立方米池窖的沼气池,每池启动需料量为2000-2500公斤干粪(不加水),另加入总料量30%左右的老沼池沼液、沼渣或常年积水的老池塘、老粪坑底部污泥粪渣作为菌种以缩短发酵产气时间。方法是将已经检验合格的沼池天窗盖(活动盖)打开,将粪肥和菌种交替入池,然后加水,总水量以出料间(水压间)水位超过出料口上沿30厘米左右为宜,不能过多过少。加水加料完毕即可重新封闭天窗盖,安装输配管件。
二、试火
经质量检验合格的沼池,在加料启动后,冬季7-10天,其余季节3-7即可产气。当压力达到30厘米水柱(约3000帕斯卡)以上时即可排杂气,在灶具上试火。首先打开门窗,打开总开关排除杂气,待压力表显示降到3厘米水柱(约3000帕斯卡)时关闭总开关,半天至一天左右,气压将上升恢复至30厘米水柱以上,再重复一次上述操作。一般1-2次排杂气后开始在灶具上点火、试火,如点不燃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点燃,注意每次排杂气,压力不能降到“0”位,以防空倔反串入输配系统,影响点火成功。点火前如燃气压力在60厘米水柱以上,则法前开关只打开1/3-1/2,并关小灶具风门,提高燃气浓度,点燃后,可逐渐加大,调节风门直至灶火焰最大,并呈现兰绿色无红色火为止。
三、日常管理
加料及搅拌 启动后正常产气的沼池间是连续的发酵产气过程,必须坚持日常管理才能保证正常用气和沼肥发酵质量。于每天下午的用气高峰后定时进料,8立方池每天加料不少于100斤,6立方不少于80斤,料液浓6%-12%,随季节不同,气温越低,料液浓度要求越高。据实践经验,6-8立方沼池,每3-5人之家,养3头50公斤的肥猪,排泄的粪便即可满足原料要求,只需每日下午将猪粪刮入池中,再用适量水冲洗圈面至干净,洗圈水一并入池即完成进料;进料后同时从出料间(水压间)内留3-5担沼液从进料口(厕所蹲坑)冲入池内即可起到搅拌作用。搅拌使新鲜材料与沼液微生物充分混合,利于充分发酵,提高原料利用率,同时达到较为彻底的沼池厌氧发酵促进营养物质转化,杀灭人畜粪便间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提高沼肥质量,利于无公害化生产。
设备设施的常规检查
(1)输气、用气系统检查:从导气管至灶)(灯)具应经常检查,龙其是接头、开关处,可用肥皂水涂抹,如出现气泡,说明有松动、泄漏情况,应及时检修。
(2)沼气池检查:经常观察水压间面升降是否正常,正常用气时液面有所下降,停止用气后液面回升属正常,如加料后未用气时,液面急剧下降或液面不上升表明有泄漏或阴塞。此外应注意池盖、池周围是否有裂缝,应采取相应措施补救。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启动后的沼气池,绝对禁止在导气管口试火,只宜在灶具上试火。多次试火不燃或输气系统池漏时,室内产生浓烈的寡鸡蛋气味时,严禁点明火,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2、灶(灯)具应安装在远离易燃物品又方便使用的地方。
3、用气时必须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夜间就寝或较长时间外出前应检查用气开关是否关闭,已防中毒。
4、已投料的沼气池,无论是否产气,如果必须下池维修,应先打开活动盖,有条件的应自进出口鼓风,彻底排净池内有害气体,更换新鲜空气。下池前先作动物试验,将鸡、鸭、兔、猫、物等吊入池内观察20-30分钟,动物正常活动,无异常,方可下池维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