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工艺原理及其主要的特点和运行参数。(如AAO、SBR、AB等)
倒置 A AO 工艺具有以下特点[4]:①缺氧区位于工艺系统首端,优先满足反硝化碳源需求,强化了处理系统的脱氮功能;②所有的回流污泥全部经过完整的厌氧释磷与好氧吸磷过程,具有“群体效应”,同时聚磷菌经过厌氧释磷后直接进人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环境,其在厌氧状态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处理系统的除磷能力;③通过取消初沉池或缩短初沉池停留时间,不仅增加了系
统脱氮除磷所需的碳源,而且提高了处理系统内的污泥浓度,强化了好氧区内的同步反硝化作用,进一步缓解了处理系统内的碳源矛盾,提高了处理系统
的脱氮除磷效率;④将常规AZ/O工艺的混合液回流系统与污泥回流系统合二为一组成了唯一的污泥回流系统,工艺流程简捷,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减少;⑤与常规AZ/O工艺相比,倒置AAO工艺的流程形式和规模要求与传统法工艺更为接近,在老厂改造方面更具推广优势。
运行参数如下:进水流量为132 00一148 80m 3/d,BO D污泥负
荷为0.08一0. 15 kgBOD,/(kgMLSS·d),泥龄为17.0 d ,M LSS为3.8扩L,好氧段DO为1.0一2.0mg/L,污泥回流比为100%
SBR工艺是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它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经典SBR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为:进水→曝气→沉淀→滗水→待机。
运行参数:充水时间,一般取1~4h。 反应时间,一般在2~8h,Nv=0.1~1.3kgBOD5/(m3·d)
氧化沟: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运行参数:最低流速应为0.15m/s,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0.3~0.5m/s。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 530mm。
AB工艺的主要特征是:
1.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2.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
3.不设一沉池,使A级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
4.A级可以根据污水组分的不同实行好氧或缺氧运行。
运行参数:
级别 F/M 水力停留时间h MLSS g/L 泥龄 DO
A级 2~6 0.5 2.0 4~10h 0.2~0.7
B级 0.10~0.30 2~4 3.5 15~20d 0.7~1.5
江门市荷塘镇污水厂工艺流程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
中小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选择的依据和方法
时间:2009-9-2 10:44:2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选择中小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并根据不同的条件推荐了适用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工艺流程; 原则; 方法
1 前言
根据我国发展规划, 2010 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 , 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 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为了引导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2000 年5 月国家建设部、环境保护局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本文将结合该政策的内容, 主要研究日处理能力为10 万m 3 以下, 特别是1~ 5 万m 3.d 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适用的各种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和选择, 从而确定不同条件下适用的较优工艺流程。
1 中小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概述
二级生物处理指利用水中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碳源有机物, 二级强化生物处理是指除利用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碳源有机物外, 还需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城市污水二级及二级强化处理一般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 好氧处理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河川自净原理, 人工创建的生化净化污水处理方法。中小规模城市污水厂适用的方法主要有AB 法、SBR 法、氧化沟法、AO 法、 A 2O 法、水解好氧法等。
生物膜法是利用土壤自净原理发展起来的, 通过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生物膜来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 主要包括生物转盘、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工艺。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1 污水处理级别的确定
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时首先应按受纳水体的性质确定出水水质要求, 并依此确定处理级别, 排水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 1996)。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 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 为防治富营养化, 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 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 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 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 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 分期实现二级处理。
2. 2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技术因素
处理规模; 进水水质特性, 重点考虑有机物负荷、氮磷含量; 出水水质要求, 重点考虑对氮磷的要求以及回用要求; 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 气候等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应考虑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污泥的特性和用途。 2. 3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技术经济因素〔3〕批准的占地面积, 征地价格; 基建投资; 运行成本; 自动化水平, 操作难易程度, 当地运行管理能力。
2. 4 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
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要求; 处理效果稳定, 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 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节省电耗; 减小占地面积; 运行管理方便, 运转灵活; 污泥需达到稳定; 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况; 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
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和选择方法〔2、3、4、5〕
在选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时可以采用下面介绍的一种或几种比较方法。
3. 1 技术比较
在方案初选时可以采用定性的技术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排放方式和水质要求、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以及当地的用地、气候、经济等实际情况和要求, 经全面的技术比较和初步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方案选择比较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定性比较时可以采用有定论的结论和经验值等, 而不必进行详细计算。几种常用生物处理方法的比较见表1。
3. 2 经济比较
在选定最终采用的工艺流程时, 应选择2~ 3 种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定量化的经济比较。可以采用年成本法或净现值法进行比较。
3. 2. 1 年成本法。将各方案的基建投资和年经营费用按标准投资收益率, 考虑复利因素后, 换算成使用年限内每年年末等额偿付的成本- 年成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