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 > 正文内容

位于太原的世界第二大佛蒙山大佛神秘消失598年,怎么回事?

2022-08-26 16:39:46污水处理1

太原还有座世界第二大佛?怎么会消失?

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说的主角就是位于太原晋源区蒙山的蒙山大佛,又叫西山大佛。

可能很多人会疑问,蒙山大佛竟然这么有名?!是的,蒙山大佛在历史上更加出名,唐代记载其“高二百尺”,换算约合63米,比高71米的四川乐山大佛低8米。

据史料记载,大佛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比乐山大佛早162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都来瞻仰过大佛。其实,这尊大佛被很多朝代的皇帝礼拜过。

那么,这多大的一尊佛怎么会消失呢?

据历史学家推测,元末寺毁阁倾,佛头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还有种说法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佛头被侵华日军毁灭,或者其因地震而消失,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从此以后,显赫了几百年的“西山大佛”就此消失。

1980年,一位叫做王剑霓的民政人员,进行全国地名普查。他的祖父曾是山西佛教会会长,他从小就从听过西山大佛的故事。当地一处名为“大肚岩”的地方,让王剑霓发现了秘密。

在村民的带领下,他几次寻访,找到了隐藏于碎石堆中的佛胸。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佛,是经过修复的,而佛头也重新修建。

消失了近600年后,西山大佛重现。

作为一名太原人,我希望更多的沉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藏能被发掘,被保护修缮,成为太原乃至山西吸引世界的新名片。

1983年,一个轰动性的消息传来,在海内外都引起了震动!这就是,消失了将近600年的太原蒙山大佛,在太原重新发现了!

那么,这么一尊巨型佛像,是因何而兴,又因何而废,在人们眼光下躲藏了600年重新发现的呢?

事情要从太原一个文史爱好者王剑霓说起。他是一名老太原,在1980年的时候,抽调参加地名普查。他发现,在《北齐书》中有着对于当时的大佛像的记载。《北齐书》中记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此处的宫是指历史有名的晋阳宫。此外,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而在明朝的太原地方志中,记载着这尊大佛像被毁废。

那么,这尊大佛像,难道就真的无影无踪了?带着这个疑问,他不顾自己已经年近六旬,亲自到野外实地考察。

通过走访当地百姓,他得知附近有个叫做大肚崖的地名。那么,这个大肚崖是个什么形状?如何生成?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亲自来到大肚崖。

虽然大肚崖已经被坍塌的石块填起了很高,但是他经过多次考证,还是确定,这个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像的胸部。

当时大佛的头部缺失,露出的胸部高15米多,胸部以下埋在厚达数十米的土石之中。

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简讯,宣布在太原找到了蒙山大佛,引起了海内外佛教界的轰动。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多公里的蒙山。依山凿岩而建,建成于公元551年(北齐年间)。从年代上来讲,比乐山大佛要早162年,从体量上来说,比乐山大佛略小。

依大佛像兴建有开化寺,香火兴盛。从北齐北周再到隋唐五代北宋金元诸朝,大佛及佛寺兴盛了800年,直到元末,由于年代久远,大佛的头部坠落,佛阁崩塌,大佛的身躯掩埋于乱石之中。

重新发现蒙山大佛之后,当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把掩埋住大佛身体的乱石全部清理,另外按照北齐造像风格,重新设计塑造了一个大佛头。

整修一新的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佛头高约12米,加上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现在从基座到佛头高度大约为48米。是当之无愧的佛教瑰宝,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凝结。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wscl/2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