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从水库取水生产自来水,有如下净化步骤:①取水 ②消毒 ③沉降 ④过滤 ⑤吸附.以下水的净化
净化水时,取水后先通过自然沉降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然后经过过滤除去,在经过活性炭的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通过加入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故选B.
自来水水过滤
过滤式净水器(净水机)根据过滤的级数不同得到的水质不同当然价格也不同。 一级式PP棉过滤器。这种最便宜,结构也最简单,缺点是光用PP棉过滤效果不理想。且基本没有除菌除污染的功能。超市买的过滤器基本属于这种类型。可以认为是一种低档的净水机。 两级式过滤器。它在PP棉上加了活性炭级,用于除去大部分污染物。好的过滤器第二级用次微米级活性炭滤芯,具有除菌和除污染双重功能。并且不用电。没有断电不能用的问题。 第三种加有第三级逆渗透膜过滤器,孔隙非常小可以除去绝大多数细菌和化学物质。连可能致癌的氯气副产物都能一网打尽
自来水管网运维相关技术规范有哪些
您好,自来水管道压力试验,指管道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使用情况下不漏不渗,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至2倍来测试。一般自来水管道设计压力为0.6MPa,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9MPa,30min之内允许0.05MPa的压力降。但必须保证24H之内恒压至0.89MPa。消防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一般为0.9MPa,生活用水管道压力试验,可以用标称1.0MPa、精度2.5的压力表来测试。国家自来水供水压力标准是: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镇供水服务》(CJ/T316-2009)(2010年6月1日起实施)中第6.2条要求“供水水压应符合CJJ58-2007中第3.1.3条要求,供水管网末梢压力不应低于14米,管网压力合格率不应低于97%。”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7)中第3.1.3条要求“制水生产工艺应保证连续地向城市供水管网供水,符合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定,保证管网末梢压力不应低于14米。”3、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1.14规定,洗手盆、浴盆等卫生器具的最低工作压力为5米。谢谢。
如何过滤自来水
简单点的就是自己做一个过滤装置(沙缸)会做吗?这个只能过滤异色水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物,工业污染物无法过滤,第二就是买台净水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还有问题Q我465927080
自来水是怎样过滤的?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自来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之一,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并不简单,(共分为四道生产工序),让大家增进对自来水生产的了解: 第一道生产工序--反应,其过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网格反应池”。原水是指未经加工的自来水生产用水,振华水厂的生产原水来自离市区30多公里外的大沙河水库。通常原水中都带有诸如藻类、腐殖质、泥沙之类的轻微颗粒,这时自来水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原水中投加“净水剂”——碱式氯化铝(俗称为矾),碱式氯化铝在原水中可产生正电荷,令水中的轻微颗粒受静电作用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团,以易于沉淀。而“前加氯”则可根据原水情况选择是否投加,其作用主要有:①助凝剂,主要是氧化水中的腐殖质和胶体,使之能产生混凝沉淀;②杀藻剂,根据原水中的藻类含量多少而决定是否投加(水中藻类的含量过高可产生异味),以杀灭藻类。“前加泥”是水中藻类过多时,增加水中的吸附能力,使净水剂能起到更有效作用。“前加碱”是原水PH值过低时,影响水体的混凝沉淀效果,故要投加石灰等碱类,增加水的沉淀效果,并使其出厂水PH值保持在中性。原水在投加净水剂等多项药剂之后,再经过混合槽和网格反应池,这样水中的轻微颗粒就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大的颗粒团。 第二道生产工序--沉淀,其过程包括“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这时,原水从网格反应池流入斜管沉淀池,在水中较大的颗粒团在通过沉淀池的斜板时,就会附着并沉淀到斜板的底层,经此处理后的水质变得近乎清澈如镜。而沉淀下来的污泥定期经排泥车排走,保持沉淀池的洁净。 第三道生产工序--过滤,其过程包括“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潺潺清流顺着斜管沉淀池上面的集水槽汇集流入滤池,水中的细微杂质被滤池中的滤沙过滤和吸附之后(当滤沙中的细微杂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滤池也要定期进行〃气水反冲洗〃清洗,以保持良好过滤效果),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清水池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细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整个净水处理过程到此就已完成。 第四道工序--加压供水,其过程包括“清水池--→二级泵房--→供水管网”。经消毒后的自来水贮存在清水池中,通过水厂二级泵房的水泵加压之后,洁净的自来水沿着供水管道,流入千家万户。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