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矿山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矿山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主要有以下3个过程: (1)建设期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会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地下开采会导致地层塌陷,从而引起土地和植被的破坏;(2)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3)矿山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径流和大气飘尘,会破坏周围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环境空气,其污染影响范围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
所以,有色矿山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归结为: 水文地质环境的破坏。
酸性废水造成地下水、地表水体及土壤长期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土地的占用与破坏。
加剧水土流失。
大量扬尘、粉尘污染空气。
矿山污水排放国家标准?
现行矿井水排放水质标准主要由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发布。其中,强制性标准4项,推荐性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
2.2指标数量不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涉及指标24项;《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涉及指标16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明确1998年1月1日后建设单位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2项,《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5—2018)》涉及指标16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指出Ⅳ类水质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矿井水排放共涉及常规指标数量37项,非常规指标54项;《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50594—2010)》参照地表、地下水质量标准。
矿山废水的污染物
一种物质排入水体后是否会造成水体污染,这主要取决于该物质的性质和在废水中的浓度、含这种物质废水的总排放量和受污染水体的特性、以及它吸收污染物质的容量。
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1)有机污染物。矿山废水池和尾矿池中植物的腐烂,可能使废水中有机成分含量很高,选矿厂、洗煤厂、分析化验室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酚、甲酚、萘酚等有机物,它们对水生物极为有害。
(2)油类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是矿山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含油废水浸入孔隙内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致使水体得不到氧,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3)酸碱的污染。酸碱污染是水体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酸碱废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和水工建筑物,破坏正常的生态循环。
4)氧化物。氧化物有剧毒,一般人只要误服0.1g左右的或氰化钾就会死亡。敏感的人甚至0.06g就可致死。当水中CN-含量达0.3~0.5mg/L时,便可使鱼致死。
矿山污染过的水多久能好
矿山停止排放污染物的话,3年左右就能恢复了。
矿山污染过的水在停止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下,3年左右就能恢复。
由于采矿、选矿活动,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呈酸性,含有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这种污染的矿山水通称为矿山污水。矿山污水危及矿区周围河道、土壤,甚至破坏整个水系,影响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当有毒元素、重金属侵入食物链时,会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威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