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1.物理法: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该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2.化学法:向废水中投加药剂,使其中的有毒物质转化成为无毒物质或毒性大为降低的沉淀物。
3.中和沉淀法:如酸性废水用碱性废水或投加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形成沉淀物。
4.氧化法:如处理含氰废水时,常用次氯酸盐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其中的氰离子,使之分解成低毒的氰酸盐,然后再进一步降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
5.还原法:如含铬废水用亚硫酸氢钠或硫酸亚铁加石灰处理,使Cr6+还原成毒性低的Cr3+,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
6.钡盐法:如含铬废水用钡盐处理,使铬酸根成为铬酸钡沉淀。
7.铁氧体法:电镀废水经过处理产生氢氧化铁或其他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通过氧化反应使重金属转入强磁性的铁氧体结晶中。此法可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 化学法设备简单,投资较少,应用较广。但常留下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而且电镀废水分散,污泥不易集中处理和利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到东元新能源网站去了解。
电镀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RO膜处理法、电解法、生物法、紫外线处理、蒸发法等,一般是几种方法联合处理才能达到GB21900的要求。
电镀废水需要根据你的制程(镀种)来分别处理,一般电镀厂的常规处理工艺如下:
含氰废水→破氰处理→综合废水调节池
含铬废水→破铬处理→综合废水调节池
有机废水→酸化反应→生物处理系统→沉淀→放流池
综合废水(酸碱废水)→絮凝沉淀→放流池
含镍废水→在线回收镍→综合废水调节池
一般处理达标排放如以上几种,如有特别情况还需根据水质参数来定,如需回用的话针对所需用水要求制定相关的回用系统(如利用RO、UF等过滤装置配合使用)
化学沉淀多些,成本低,就是深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现在不少工艺是先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然后用离子交换树脂深处理。金属浓度不高的就直接用树脂处理了。
需要树脂可以找我。
进口杜笙离子交换树脂。
二、电镀污水的处理方法?
一般工艺:
分质预处理,一般分为氰水、铬水、油水,个别有磷水,分别预处理
以前的传统工艺为综合废水:反应-沉淀-过滤-回调,一般情况下该工艺COD、BOD、氨氮会超标,建议后加:生化-沉淀-过滤
但是,某些生化工艺对前面金属离子要求高,要注意选择工艺
三、电镀废水处理方法都有哪些?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都要分出来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树脂法、铁碳电解、化学沉淀法、生化法、反渗透等。
四、电镀废水处理是如何运用生物处理技术的?
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有机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 目的,具有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生物化学法是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
例如:利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在含铜质量浓度为246.8mg/L 的溶液,当PH为4.0时,去除率达99.12%。
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有机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具有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等优点,由于传统处理方法有成本高,对大流量含低浓度重金属的废水难于处理等缺点,随着重金属毒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生物处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金属废水呈发展势头。
1.生物絮凝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所用的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DNA、纤维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目前,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约有十几个品种,生物絮凝剂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与Cu2+Hg2+Ag+Au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沉淀下来。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具有安全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指利用生物体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分离而去除金属离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处理成本低等特点。
3.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是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例如:有人利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在含铜质量浓度为246.8mg/L的溶液,当PH为4.0时,去除率达99.12%。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的优点
1. 综合处理能力较强
生物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电镀综合性废水,使废水中的六价铬,铜。镍、锌、镐、铅等有害金属离子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形成沉淀,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能够达到电镀废水处理的基本目的。
2. 处理方法简快适用
采用生物法处理技术比较简单。既不需要车间分道排水,也不需要繁琐地调节废水pH 值。废水pH 值范围较宽(pH 值4~10) ,从电镀车间排出的废水直接混合后(含氰废水需先破氰再混合),即可进行处理。
3. 处理过程控制简单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运行过程中实际上只有一个控制参数,就是含菌水和废水的混合比例,而且是依靠含菌水的过量保证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完全反应,运行中的控制很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处理。
4. 污泥量少
同化学法、离子交换法、气浮法等方法相比较,生物法中功能菌对金属离子的富集程度较高,污泥中金属离子浓度高,从而生成污泥量少,二次污染明显减少。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缺点:
1. 功能菌反应效率有待提高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目前所采用的功能菌和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反应效率不太高,当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在30~80mg/dm ,时(这是工业电镀车间排放水的一般浓度),含菌水和废水反应比例为(1 ~2 ) :l 。由于这一缺陷,需要建2个与废水池相同体积的培菌池(2个培菌池交替使用)。换言之,由于使用含菌水的量较大,培菌池的容积至少要等于日处理废水的体积。由此使反应池和沉淀池对废水而言使用率不到50 % ,设施有效利用率较低,工程造价也较高。
2. 功能菌繁殖速度较慢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直接消耗是每天要培养功能菌,使其繁殖生长。目前的功能菌培菌时间要24h 以上,而且要将培菌池保持温度,10度左右,还需要每天定量投加合成培养基。由于功能菌的繁殖速度较慢.不但造成必须要有2个培菌池.才能保证每天运行,而且消耗能源较多,培养基的消耗也较大,造成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3. 处理水难以回用
采用生物法技术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虽然重金属离子达到排放标准,但由于生物菌的过多投加,水中的残余生物还能繁殖,特别是放置一段时间以后,明显看到水中有浮游生物。显然这种水不能回用到电镀清洗槽,只能用于配菌或冲洗厕所等,若要回用作电镀清洗水,还需严格的净化处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