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厂污水处理每天用聚合氯化铝多少量?
养猪厂的排水特点和清粪方式有关,如果是干清粪,相对污染物浓度低一些。
这种水含有较高的氨氮和COD以及粪便,未消化的食料等。
如果采用聚合氯化铝,只能去除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浊度,投加量估计得一吨水加到0.5-1.5kgPAC(聚合氯化铝)。
这样处理,出水COD和氨氮还是很高的。建议你采用生物和物化脱氮相结合的工艺处理。
生活废水的危害有哪些
生活污水并无太多污染因子,主要是油、COD、氨氮、一些其他杂质
如果生活污水直排水体,就会污染水体,致使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提高,好痒菌就会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含氧量,致使水中鱼类生物死亡。
水体也会泛臭
生活污水中还可能包含一些治病细菌,所以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外排,一般都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否则会污染水体
餐厨垃圾是什么?主要有什么危害?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餐厨垃圾危害:
1、餐厨垃圾是产生臭气熏天的“臭垃圾”。餐厨垃圾是剩饭剩菜,其特点之一是极易腐败、腐烂,特别容易滋生蚊虫、苍蝇。这些气体易挥发,易扩散,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在大量的微生物、蚊子、苍蝇、小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生活垃圾腐败过程中的恶臭、恶心程度更加严重,不仅会传播疾病,危害健康,而且会大大恶化生活环境。
2、餐厨垃圾是污染其他“好垃圾”的“坏垃圾”。餐厨垃圾是一种“污染物”.原本,生活垃圾中的大部分成分,如纸张、塑料、衣服、家具、各种电器等,只要是干燥、干净、无异味,或多或少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好垃圾”.如果对于餐厨垃圾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认知的话,可回收的垃圾一旦被餐厨垃圾“污染”,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3、垃圾在运输中渗透流动。餐厨式垃圾本身就含有足够的水分,在腐熟、腐烂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水分。与其他垃圾混合后,会形成恶臭难闻的难降解垃圾渗滤液。这些墨黑色的液体会散发出一种熟悉而又恶心的气味,严重降低了小区、道路和城市环境的档次。
4、餐厨垃圾降低了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值。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含量较大,影响了垃圾发电的效率。在垃圾焚烧发电时,餐厨垃圾中的水分不仅不能燃烧发电,而且由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吸收热量,导致发电效率降低。当餐厨垃圾过多时,在垃圾焚烧前的发酵时间会比较长;即使垃圾焚烧后,也需要添加更多的助燃剂,如煤油等。
5、按理说应该是肥料,但处理起来却很困难。餐厨垃圾分为很多类,如菜叶、瓜皮、瓜子皮、果皮、油料、肉类等,其中多为有机物。本来,作为肥料,直接还田是很好的有机肥。但是,作为餐厨性废弃物,处理成本很高,不仅导致大量使用化肥代替传统的农家肥,还变成了填埋渗滤液,成本很高。
养猪废水该如何处理?
某规模化养猪场日产污水量500m3/d,采用新型厌氧-兼氧组合式稳定塘工艺,该工艺主体的组合式稳定塘设计成倒置截头圆锥型,由下向上设置3个微生物反应区,即厌氧反应区、兼氧反应区、好氧和藻类生长区。污水由下向底部均匀向上流动,污水在塘内的停留时间为12d。
整个厌氧-兼氧-组合稳定塘出水CODcr 的质量浓度保持在3000mg/l,CODcr去除率一般为70%左右,而传统厌氧塘CODcr的去除率为50%左右,相比较起其处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后续辅助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法,使CODcr等进一步降解,再利用高负荷氧化塘进行污水的硝化脱氮,最后通过藻类沉降塘及生物塘以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该工艺实际运行中CODcr平均去除率达99。43%,BOD5平均去除率达99。8%,SS平均去除率为97。7%,NH3-N平均去除率为93。45%。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投资运行成本较低,运行期间只需一名运行管理人员,操作简单方便,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一些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
某生猪养殖场日处理污水300m3,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发酵工艺,产生沼气通过铺设管道供应给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使沼气得到充分利用,而所产生的沼渣通过好氧连续式生物堆肥发酵制成复合有机肥料投放市场,经济效益很好,沼液经过SBR池好氧处理后可进行农田灌溉,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总体投资成本提高,运行成本也较高,运行成本费用为29万元/年,即2.648元/cm3,但其沼气和沼渣利用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年获利可达72.5万元,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养猪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受到生产工艺季节及产品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须选择耐冲击负荷强的工艺。其废水属于可生化性一般的废水,常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的运行费用较低,处理效果稳定,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生物系统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代谢及吸附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以及无机污染物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