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 > 正文内容

什么是含油污泥 油泥分离处理

2022-12-19 17:15:34污水处理1

什么是含油污泥 油泥分离处理

1. 什么是含油污泥

油泥又被称作含油污泥,油泥砂,落地油泥等。在钻井过程中,钻机更换和提取套管时会带出的含油污泥遗落在井场周围,这些含油污泥 包裹着各种泥沙 杂物等,现场来不及处理,临时堆放在井场,而越堆越多而产生,含油污泥来自钻井地层深处,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破坏土壤 污染环境 ,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油田油泥现场

含油污泥(油泥砂)处理现状:含油污泥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的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脱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加药剂等因素影响。由于油泥差异性大,含油量差别较大,每家单位的情况不统一,难以制定标准化的设备,处理难度高。

2. 油泥分离处理:

国内含油油泥的处理工艺有多种,其中油泥热解析处理和油泥热脱附处理被应用的比较多。油泥热解析处理方案采用密闭高温液化气化方式来处理,其能耗相当高,原油收集难,处理效率低(5吨左右/小时),处理成本也相对很高。而油泥热脱附处理方案其能耗低 投入低 原油能回收 处理效率高(20吨左右/小时),经济高效易投产,目前成为采用比较多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案。

油泥热脱附(热水洗)处理方案

举世震惊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无法计数的生物遭遇灭顶之灾,沿岸生态遭遇了极大破坏。这一事件,令石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实,在石油业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事故导致的原油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外,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含油污泥,这种物质同样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

什么是含油污泥?

顾名思义,含油污泥就是混入了油的泥土。油和水是不相溶的,油混入水中只会浮在水面上;但油要是混入了泥土,就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油田在油气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油从地层中携带至地面,在各类容器、大罐和回收水池等地面设施中淤积,需定期清理的污泥;二是油井作业、集输油管道穿孔和盗油产生的落地污泥。

油田含油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复杂,一般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寄生虫、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以及少量机械杂质、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等,同时还含有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极难分离和处理。

含油污泥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1、来自于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2、矿物油类仓贮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3、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

4、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

5、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

油泥处理可以使用油泥裂解炼油设备来处理:在无氧(或缺氧)高温条件下通过重质油深度热裂解,将污泥转变成三相物质,终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石油焦和多馆分的质油,

如何去除肉熟食制品加工含油废水色度

含油废水一般来源于石油化工、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行业,主要是指含有脂及各类油类的废水。它的主要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油废水的排量在不断的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2)危害人体健康;3)污染大气4)影响农作物生长;5)影响自然景观;6)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

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及溶解油的状态存在。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四大类: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目前对于含油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充分研究,并获得了对于含油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获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除油方法,并在不断的开发创新。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介绍

沉降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容性进行分离的,属于一级处理。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隔油池主要去除浮油和分散油,为自然上浮的油水分离装置,处理效率约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100mg/L~200mg/L。废水中的细小油珠和乳化油则很难去除。常用的有平流式隔油池(API油分离器),平行板式隔油池(PPI油分离器),倾斜板式隔油池(CPI油分离器),小型隔油池等。

气浮法

对于粒径小于100um的分散油及密度接近于水的悬浮物质可用气浮分离。气浮法是通过某种方式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的油珠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上浮至水面,进行液-液分离。

气浮过程通常为三步。第一步,在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细小的油珠及其他微细颗粒凝集成疏水的絮状物。第二步,废水中尽可能多的注入微气泡。第三步,使气泡鱼废水充分接触,形成良好的气泡-絮状物的结合体,成功与水分离。

按气泡产生的方法,气浮可分为加压溶气气浮法,散气气浮法和电解气浮法等。常用为加压溶气气浮法(DAF)和散气气浮法(IAF)。

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使含油废水通过一种亲油、耐油、疏水性质的粗粒化介质,悬浮在水中的微小油滴就会在粗粒化介质表面附着,随着水中油滴不断在介质表面附着。附着的油滴相互碰撞,凝聚成为大颗粒油珠,进而形成油膜,当油膜所受浮力和冲刷力大于附着力时,这些油膜便被分离而上浮除去。属于二级处理。该法适用于处理分散油和乳化油。

此装置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较低,效率高,结构简单,不需加药,投资省等优点。缺点是填料易堵塞,因而降低了除油效率。此法处理含油废水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广,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用此法处理含油废水要求进口浓度较低,因此进入设备前的含油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否则出水油浓度较高(一般高于10mg/L),常需再进行深度处理。

过滤法

过滤法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筛选、表面粘附、聚并等机理,去除水中油份,一般用于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常见的颗粒介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等。处理构筑物可采用普通快滤池或压力滤池。经过滤处理后,能使油含量小于质量份数。过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但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压力降逐渐增大,需经常进行反冲洗,以保证正常运行。如管理不善,滤料容易堵塞。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是利用多孔薄膜为分离介质,截留含油废水中的油及表面活性剂而使水分通过,达到油水分离目的。膜分离积水的特点是可根据废水中油粒子的大小合理地确定膜截留分子量,且处理过程中一般无相变化,直接实现油水分离。优点是不需投加药剂,二次污染小;后处理费用低,分离过程耗能少;分离出水含油量低,处理效果好。最适合于排放要求高,处理量不大的含邮废水。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对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机物进行表面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不仅对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能同时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其他有机物,但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mg/g~80mg/g),且成本高,再生困难。经吸附法处理后出水油含量可在5mg/L以下,因此吸附法一般只用于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是一种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来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用含有大量噬烃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尚可作为肥料。生物化学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塘法等。含油量在30mg/L以下,并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时,才考虑使用,一般不只是为了除油。石油炼制厂的含油废水,经物理法除油后,就具备用生物法处理的条件。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外炼油厂中被广泛应用。该法处理率高,基建费用较生物滤池法略低,但要求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运行费用较高。

含油废水各处理方法的比较

结语

含油废水的处理应首先考虑回收油类物质,并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水资源。含油废水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有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几种方法联合分级使用,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石油、化工行业中处理含油废水最常用的处理流程是先经初步油水分离(如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再进行第二步油水分离(气浮)。气浮处理中根据水质情况,如需要二级气浮,可考虑采用涡凹气浮作为一级气浮,溶气气浮作为二级气浮的流程,并在气浮前投加适当的混凝剂。如废水中还有其他需生物降解的成分,可再进行生化处理。当处理后的水需要回用时,应使用过滤或吸附法进行深度处理。例如炼油厂常采用隔油、气浮、生化法处理含油废水;餐饮业采用沉降分离、粗粒化除油。

在选择含油废水处理方案的时候,应从废水量、废水成分、出水水质及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同时,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的加剧,应更加重视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及废水处理后的中水回用等问题。

利用气浮吹托技术,去除油滴,然后用活性炭吸附,就行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wscl/3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