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仪表仪器 > 正文内容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有什么区别?

2022-12-11 05:01:06仪表仪器1

一、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有什么区别?

你好!

职业卫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被称为劳动卫生、职业健康。目前在我国劳动卫生、职业卫生、职业健康三种叫法并存,内涵基本相同。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和标准中,采用的多是职业卫生的提法,目前,职业卫生使用得更为普遍。国外有些国家称之为工业卫生,也有一些国家称之为劳动卫生、职业健康。

在《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中,职业卫生被定义为: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期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职业健康是研究病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1950年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职业委员会给出了目前认为比较权威的定义: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由此可见,职业卫生和健康健康,本质上没有区别。

二、职业健康现场检测费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行吗?这个检测费就是检测环境的,不是检测人的。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

(职业健康现场检测费不能计入办公费,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

有:煤矿、非煤矿山、建设工程施工、交通运输、冶金、机械、烟花爆竹、武器生产类企业;比如: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主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这个费用可计入安全生产费用。

根据单位需要,这笔费用年年都用开支,数额比较大的话,最好在管理费用下设一个检测费明细科目。

看您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我觉得可以入办公费,很多时候做帐,只要解析合理,都没什么问题。

三、环境噪声在80分贝以下,是否还有必要在职业健康体检是做听力检测

作业环境应低于85分贝这是国家标准,但不代表低于80分贝以下就不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了。

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长时间噪声的,可能造成作业者听力损害并导致残疾的作业岗位,作为职业危害岗位,所有职业危害岗位的作业者,应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实施职业健康体检。但如果你说现场大概也就30~40分贝的噪声,而且不是长时间处于该岗位的,是不做为职业危害岗位的。

80分贝的噪音不算低了,去做一个测试看看。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多久进行一次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扩展资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

(二)隐瞒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成分及用量、生产工艺与布局等有关情况;

(三)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异常气象条件、减少生产负荷、开工时间不足等不能反映真实结果的状态下进行采样检测;

(四)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更改采样检测数据;

(五)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指定地点或指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

(六)以拒付少付检测费用等不正当手段干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正常采样检测工作;

(七)妨碍正常采样检测工作,影响检测结果真实性的其他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应急管理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ybyq/3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