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估可量化的指标
展开全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是通过考核绩效指标来体现的。绩效考核指标就是将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用科学方式结合组织特性划分项目与标准,用以绩效评价与业绩改善。
目前最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有哪些? 如:关键绩效指标法 日清日结 PDP个人发展计划之类的
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评估表
员工姓名 所在岗位
所在部门 评估区间 年 月 ∽ 年 月
评价尺度及分数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6分) 较差(4分) 极差(2分)
评估项目 标准与要求 评分 权重
自我
评分 直属评分 经理评分 总经理
评分 本栏 平均分
工作业绩
1.工作目标达成性(人均产能目标、管理目标) 4
2.生产安全管理效果(人/物/机/环/法的安全状态)
3.相关技术/品质的控制或改良
4.团队的稳定性,工作运转顺畅,属下人员纪律性
5.6S管理、ISO执行情况、制度落实状况
工作技能
1.业务知识技能、管理决策的能力 2
2.组织与领导的能力
3.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4.开拓与创新的能力
5.执行与贯彻的能力
工作素质
1.任劳任怨,竭尽所能达成任务 2
2.工作努力,份内工作非常完善
3.责任心强,能自动自发地工作,起表率作用
4.职业道德与操守,注重个人举止,维护公司形象
5.工作的责任感与对公司的奉献精神
工作态度
1.服从工作安排,勤勉、诚恳,
2.团结协作,团队意识
3.守时守规,务实、主动、积极
4.不浪费时间,不畏劳苦,无怨言
5.工作精神面貌:是否乐观、进取
考评人签名 本人: 直属: 经理: 总经理:
评估得分 工作业绩平均分×4+工作技能平均分×2+工作素质×2+工作态度×2= 分
出勤及奖惩
(由人事提供信息) Ⅰ.出勤:迟到、早退 次×0.5 + 旷工 天×4 +事假 天×0.5 +病假 天×0.2= 分
Ⅱ.处罚:罚款/警告 次×1 +小过 次×3 +大过 次×9 = 分
Ⅲ.奖励:表扬 次×1 +小功 次×3 +大功 次×9 = 分
总分 评估得分 分 -Ⅰ 分 - Ⅱ 分 + Ⅲ 分 = 分
级别划分 A级(超过标准或达标/优秀或良好):90~100分;
B级(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一般):80~89分;
C级(接近标准要求或相差不多/合格):70~79分;
D级(远低于要求标准/差、需改进):69分以下
项目团队在沟通管理中的作用?
目管理是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或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
工作总是以两类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类是持续和重复性的,另一类是独特和一次性的.
任何工作均有许多共性,比如:
(1)要由个人和组织机构来完成;
(2)受制于有限的资源;
(3)遵循某种工作程序;
(4)要计划,执行,控制等;
绩效考核 方案
这是我们公司刚发布的方案,希望你能参考。 绩效考核项目实施办法 一、 原则 1、 尽量保证考核的客观、公平性,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来对员工作出评价 2、 尽量保证考核的可操作性,在考虑公司的发展规模与人员结构、人才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 3、 尽量简化相关的评价指标,以一个关键指标为主,其它指标为辅的指标简化原则进行简化操作 二、 考核方法 公司实行两级考核制,即先对部门(这里的部门泛指公司的各部门或者工作组,下同)进行考核,再对员工进行考核。 两级考核制具体的实施方法为:用公司制定相关指标来判定部门绩效等级,再根据部门绩效等级来判定部门员工的绩效等级。绩效等级分为A、B、C、D、E五级,部门根据考核分得分情况核定级别,并设定所有员工的初始绩效(一般绩效)为C级,再在此基础上按相关规定作提优或者降级处理。 三、 操作步骤 1、 部门每月月初提交《部门月工作计划表》到总经理,公司专门召开计划工作会议确定月工作任务。《部门月工作计划表》要求用电子表格形式,提交部门自己留底一份,以便对当月的部门工作方向进行指导。 2、 每月月初各部门同时提交《部门月工作总结报告表》,作对上一个月本部门工作情况自我总结评价供公司考核参考。 3、 各部门平时记录的数据性表单,包括《员工表现记录表》、《跨部门人员交叉评价表》统计数据上交人事行政部进行归纳整理,打出各员工的操行分。 4、 由员工填写自己上个月的《考核分评分表》中的自我评价分项目后,交部组主管填写效率分、态度分项目后,统一上交人事行政部填写操行分项目,并计算出考核分的最终得分情况。考核分数据出来以后,由人事行政部整理成文档,再发回相关部门。 5、 召开月度部门总结会议,根据相关的考核项目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责。 6、 总经理根据数据、部门评价、平时的考察给部门打分评级,实质上即给出了部门的提优和降级的人数指标。 考核项目的问题数据为硬指标,分小问题,一般问题,严重问题三等,问题可以进行加减换算,即一个严重问题=两个一般问题=四个小问题。对部门评级时可以参考以下规则执行:未出现问题的为A级;出现问题但不够一个严重问题的为B级;出现一个严重问题,或者是等同于严重问题的为C级;严重问题出现的次数为两个或者以上的为D级;严重问题出现的次数为三个或者以上的一律为D级。 A B C D E 无问题 有问题但未超过一个严重问题 一个严重问题及以上 二个严重问题及以上 三个严重问题及以上 7、 各部门根据指标评,结合考核分得分情况评出本部组内所有员工的考核级别。 8、 对评优和降级人员,在各部门内部公示三天,有对部门主管评价有意见的可以进行内部申诉。 9、 部门将公示期内出现的需要更正考核分和考核级别的情况反映给人事行政部,并同人事行政部一同商议修改事项。 10、 人事行政部找当事人核实扣分事项,如有问题的可以找部门主管协调,协调不成的上报副总经理直至总经理裁定。 11、 最终考核数据上报总经理审核签字。 12、 公司统计当月公司的销售额,用来计算按公司业绩量折合后的考核奖金。 13、 登记数据并公示,将数据计入工资、档案资料。 14、 时间安排(每月) 1-4号 5-8号 9-11号 12-15号 16-17号 18-20号 20-25号 交当月部门工作计划、部门工作总结、填写每个人的考核分评分表 部门月总结及计划审核工作会 做月考评公示表 内部申诉期 人事访谈 工资结算并上报 发放上月工资 四、 部门绩效等级与员工提优降级人数指标对应关系 1、 总经理按数据结果、归责的分析、平时的考察综合给出部门等级,按等级确定部门提优与降级指标,等级分A、B、C、D、E五级。 2、 A、B、C、D、E五级在不同人数的部门分别对应以下的提优和降级规划: 提优规则为:1-3人对应11000,4-5人对应22110,6-8人对应32210,9-12人对应43210,12-16人对应54320的标准进行。具体部门级数、部门人数、部门提优人数对应如附表2 附 表2:部门级数、部门人数、部门提优人数对应表 A B C D E 1-3 1 1 0 0 0 4-5 2 2 1 1 0 6-8 3 2 2 1 0 9-12 4 3 2 1 0 12-16 5 4 3 2 0 降级规则为:1-3人对应00011,4-5人对应00122,6-8人对应01123,9-12人对应01234,12-16人对应01235的标准进行。具体部门级数、部门人数、部门降级人数对应如附表3 附 表2:部门级数、部门人数、部门降级人数对应表 A B C D E 1-3 0 0 0 1 1 4-5 0 0 1 2 2 6-8 0 1 1 2 3 9-12 0 1 2 3 4 12-16 0 1 2 3 5 备注:这里只针对所有无职衔且非业务员的员工作考评,其它人员的绩效考核待下一阶段再行出台相关方案。 规则:提优或者降级人数都只能小于或者等于部组一半人数,不得超过。具体的级别评定办法请参照《绩效考核办法补充细则》的相关规定。 提优和降级标准如涉及需要修改的,需要由部门主管提出申请,经公司主管会议讨论确定。有临时增加的项目,可以直接交总经理临时裁决,待下一个月再交主管会议讨论确定。 五、 主管的权限 1、 指标的建议权 2、 确定后的指标的运用选择权 3、 提优与降级的等级选择权 4、 为控制公司支出,加强对落后人员的惩治办度,主管可以根据情况增加降级人员数量,但无权增加提优人员数量;有权减少提优人员数量,无权减少降级人员数量 六、 绩效考核项目的意义 1、 实行有计划的管理,落实工作计划的实施力度,可以督促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2、 有问题必须记录和做出处罚决定,做到赏罚分明,有错就纠,有利于及时的纠正工作问题与错误,不断的改进工作。 3、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考核管理,该加班的要加班完成,资源条件不够的应当提前预估并做相关申请,有利于形成自觉的督促机制。 4、 做到赏罚的公平、公正、透明化,有利于形成积极、有序的内部竞争机制,调动公司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5、 主管拥有平时工作问题、工作成绩的记录权和员工赏罚的提名权,有利于提高主管的权威,提高管理效果。 6、 主管赏罚提名受公司对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有利于统一相关处罚和奖励标准,控制惩罚程度与奖励支出。 7、 平时数据的积累,有利于公司下一步对评优、评级和合理分配年终奖等项目工作实施。 七、 项目人员设置与分工 项目经理: 副经理: 数据负责人: 八、 其它事项 本方案未具体说明的细节,请参照《绩效考核办法补充细则》 填写表格请参照以下副表 附表: 1、 部门月工作计划表 2、 员工表现记录表 3、 跨部门人员交叉评价表 4、 部门问题统计表 5、 部门月工作总结报告表 6、 考核分评分表 7、 部门人员月考评公示表 人事行政部 2009年11月19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